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1453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一步,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规定和相称长时间内的艰巨任务。目前,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某些问题。笔者觉得要把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做大做强,必须把握如下几种方面。 一是坚持以市场导向为驱使。农业产业构造调节的目的是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充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备中的基本性作用,使资源流向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在农业产业构造调节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指引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调节产业构造和生产规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充足发挥资源优势,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

2、势。如何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更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就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带领农民去闯市场,协助农民开拓市场。一方面,要建设好农产品市场。农业构造的调节必须要有市场做支撑,市场不仅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场合,更重要的能为农民传递多种信息,引导农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调节生产、改善技术、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各类专业农产品市场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搭建农业构造调节的大舞台,增进农业构造的大调节。另一方面,要建设好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引导是指引农民调节构造的有效形式,各级政府要把信息网络建设作为重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承当相应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把精确的、权

3、威的和实用的信息通过简报、宣传品、网络等多种有效方式传递给农民。第三,要建设好农村经济合伙组。要变化农村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现状,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增长农民收入,就必须把建立农村合伙组摆在突出位置。政府要大力引导农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协助指引农民成立了多种专业协会组织,实现农民自我管理、技术信息共享、丰增产收。要积极协助多种农村合伙组织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要发展“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直接将农民带入市场,要运用农村合伙组织为农户提供多种服务。 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增进农业产业构造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不仅可觉

4、得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并且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产业构造调节与升级。因此,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一方面,要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能否实现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品种优劣是关健,这就规定我们在调节农业产业构造的过程中,要在研究引进和开发符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配套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要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产前重要搞育种攻关,产中重要搞节种、节肥、节水、化除等方面的攻关,产后重点抓产品的保鲜、贮存、加工等技术攻关。第三,要在设施创新上下功夫。农业构造调节要在高附加值上做文章,

5、要以设施创新为抓好,重要有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管、收、储各环节的机械设施创新,蔬菜、花卉等的环境调控设施创新,家禽家畜和水产品集约化饲养设施创新,农产品加工机电一体化设施创新等。第四,要在推广网络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工作,要建立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乡镇农技站为桥梁,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本的纵向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第五,要在农民培训创新上下功夫。农业产业构造调节核心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基本途径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要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科技下乡、远程教育、农民书屋、专家授课、菜单式培训、现场指引等形式,为农村培

6、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术合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她们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取、应用和传播能力。 三是坚持以发呈现代农业为目的。发呈现代农业是国内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定和现实需要,因此,在调节农业产业构造的过程中,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增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限度,提高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政府在按产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以构建农业产业链为突破点。一是建立产业链。走产业化道路,就是通过建立产业链,把加工、销售环节从生产环节中延伸出来,实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7、加快农业生产从要素投入到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分派。二是壮大产业链。构成产业链的要素诸多,其中以龙头公司、主导产业、商品基地最为重要。要建立龙头公司,形成主导产业,要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功能充足发挥出来。三是优化产业链。产业链的质量高下与功能发挥,取决于其内部机制的作用。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一般涉及产、加、销多环节,农、工、贸多领域,龙头、农户、基地多种经营主体,要保证布满活力地运营,就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即利益机制、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第二,要以制定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为支撑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构造的调节的内在动力来

8、自于利益驱使,要想提高农民调节农业产业构造的积极性,就需要政府制定各项产业政策。涉及各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和国家有关农产品优惠政策及税收扶持,也涉及职能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和有关部门放宽经营管理等。 第三,要以调节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为切入点。要按经济规律,妥善解决龙头公司和农民的关系,龙头公司和其他服务组织的关系。在解决这些关系时,要遵循扶持生产、互相支持和自我保护的原则,凡波及到经济利益的事情,都应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订合同或契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干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足调动起来。 四是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调节农业产业构造理应是农民自觉、自主的行为,政府在农业产业构造调节中重要是发挥宏观调控、扶持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同步为了使农业产业构造调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需求,政府要积极向农民提供指引性筹划,通过示范引导,完善服务机制,使农民不断提高思想结识和科技水平,从而变成她们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这样,才干使得农民自主权得到尊重,才干充足调动农民参与产业构造调节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