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1442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针对练习题人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解释词语。若:_何:_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 古诗题。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则成锋,_。_,只原身再此山中。(1)补全诗句。(2)圈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3)用“”画出说明“当局者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_3. 阅读与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中描写的事物有_。(至少写四个)2这首诗描写了(

2、)A.田园的破败景象。B.宁静自然、朴实清新的田园风光。3这四句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是_,原因是_。4. 微群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

3、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

4、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_5. 补充古诗,完成练习。乞巧唐林杰_,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_。1补全诗句。2乞巧节在农历_,人们有_的习俗。3哪句诗描写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用“_”画出来。4这首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_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

5、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两水”,指句溪和宛溪。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其好在何处。_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xng x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绩麻:_

6、当家:_3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8.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1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长相思”是这首词的_。3连一连。故园无此声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队伍之庞大夜深千帐灯思乡之情切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9. 名著阅读。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7、。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上述语段选自_(填人名)的组诗七子之歌,语段中的“我”指的是_。2七子之歌除本篇外,还包括_10.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蝉唐虞世南垂緌饮_,_。_,非是藉秋风。1把古诗补充完整。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緌”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官要戒绝腐败。B.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

8、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3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写出一首与大家分享吧!_,_。_,_。11. 阅读理解。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2“妄弃”的意思是_。3画“”的句子中“它到的地方”是指_。4你对“无端”的理解是:_

9、。5最后一句中“她”是指_,“悲哀”是指_。1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13.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a、蓬头稚子学垂纶,_。b、儿童散学归来早,_。c、_,飞入菜花无处寻。14. 课内外对比阅读。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注释)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晴明:晴朗,明澈。眠正着:正睡得酣甜。柳阴:柳下的阴影。1选一选。(1)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_)季节。A初春 B初夏 C初秋(2)当时的天气

10、情况是(_)。A小雨 B晴朗 C雨后初晴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桑茶坑道所见的_情景,描绘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中描述的景物有_。(2)“_”字写出了小溪涨水、堤上花儿草儿繁盛的样子,“_”一句描绘出牧童正悠闲地躺在柳阴下酣睡,任他的牛随意吃草的画面。3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草满花堤水满溪。(_)A草遮住了花儿,水涨满了小溪。B小溪里的流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2)一牛吃过柳阴西。(_)A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一直吃到了柳林西面。B那头牛一口气把柳阴西边吃了。4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牧童一觉醒来,发现牛不见了,_5下列关于两首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茶坑道中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在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B.桑茶坑道中后两句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C.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孙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所以就闲着,在树荫下乘凉。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_。童孙未解供耕织,_。1把古诗补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