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375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 教学游戏化旨在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享受教育。教学游戏化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化,是教师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具体表现。经过实践的检验,教学游戏化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试图提出以下几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途径。 (一)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 1.创设富含教育性与游戏性因素的物理环境 富含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幼儿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户内和户外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和安排以及游戏设备和材料的投放而形成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主要为幼儿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

2、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背景,为幼儿在学习、生活和各种日常活动造成一种具体、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 2.建立、健全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安全舒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物理环境之外,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持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合理而有效地制度既是对教师基本权利的保证,也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除了国家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外,笔者认为幼儿园自身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则,具体包括:教职员工的配备、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等。 3.构建富含游戏精神的人文环境 如果用新专业主义代表哈格里夫斯从内容与形式的

3、角度考察教师文化的方式界说幼儿园人文环境,那么,幼儿园人文环境在内容上应包括幼儿园内教师(包括管理者与职工)、幼儿集体共享的态度、价值、信念、习惯、假设以及行为方式等。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内容外显于教师、幼儿的所思、所说和所做。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形式包括处于该群体中的教师、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模式和联系方式,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具体的行为表现有,教师可以自由、民主的参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决策,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者,而是为了集体的发展而共同努力的协作者。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再是互不干涉的独立个体,而是打破了自身

4、的防御体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整体。教师与幼儿之间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具有了平等地位,可以共同商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周围世界、谋取共同发展的游戏者。这也正是游戏化教学所要追求的游戏精神的本真所在。 (二)提升教师“游戏化的教”的专业素养 游戏性的教与学,追求“教”的游戏化和“学”的游戏化的共同实现。“学”的游戏化是“教”的游戏化的结果,“教”的游戏化是“学”的游戏化的前提。很显然,“教”的游戏化的过程制约着和导致了“学”的游戏化的结果。实现了“教”的游戏化,那么“学”的游戏化也就水到渠成。“教”的主体是教师,所

5、以,教师的观念与教育技能,以及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必然会影响着“教”的性质,进而制约着“教”的游戏化的实现。 1.正确认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游戏化的理念认为,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既不是分离状态也不是交叉状态,而应该呈现的是一种融合状态。幼儿的学习是以游戏为中心的,游戏是其基本的活动,教学追随和支持者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游戏是幼儿真正的生活世界,教学实现的就是向幼儿生活世界的回归。此种状态下,游戏与教学之间不再具有明确的界限,游戏既可以从教学中产生,又可以成为教学的生成源。游戏与教学由此而呈现出教学一游戏一教学一游戏的支持式、合作式、推进式的关系。 2.教师游戏化教学技能的发展 拥

6、有了正确的理念,并不等于在此理念指导下所实施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具有了游戏性的特征。教学游戏化的实现对教师的教育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师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的能力,整合游戏性教育资源的能力、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能力、建构幼儿游戏经验以延伸和拓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能力等。 (l)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 教学游戏化主张幼儿园教学活动以游戏为核心,坚持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教育。然而不管是教学还是游戏都离不开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教学游戏化就要求教师具备将游戏性因素与教育性因素相结合,创设出既蕴含教学意图,又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游戏性的教学环境。(2)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 虽然我们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

7、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然而不可避免仍然会存在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或者作用被隐藏的问题。例如,活动区设置,可能最初这一活动开始设置时幼儿非常感兴趣,然而时间一久,幼儿兴趣小时或被其它新的活动区域设置所吸引,从而该活动区成为了“无人区”。这不免就会造成教育物质资源的隐性浪费。此时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适时的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甄别与筛选,进而对教育设施进行必要的增加或减少。 (3)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化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游戏化教学环境与游戏化教学资源等客观因素的支撑,还需要加以教师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力。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为基础,以教师对

8、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为支柱,观察幼儿最真实的外在与内在的表现,来指导幼儿的具体行为与活动。 (4)建构幼儿经验,延伸与拓展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化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回忆、讨论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建构新的学习和游戏经验。建构幼儿经验,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幼儿讲述、对话、讨论、绘画、表演等方式进行。 总之,“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曾论述到: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生命、思想和心灵全面的内在满足”。“游戏不仅形成了他的整个未来生活的萌芽,而且也形成了他整个未来生活的核心”。 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一方面可以丰富关于幼儿园教学实践的研究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支持,更好的认识与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