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1369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教学重点: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教学难点: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一、整体感知二、人物性格三、孔子评志四、孔子形象五、拓展阅读预习:走近孔子: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于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

2、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四书”,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子路:由曾皙:点冉有:求公西华:赤侍坐:陪长者闲坐古人习俗: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自谦,一般都称名。字,尊称。一、整体感知思考:本文讲了什么事?你是怎样理解文章层次的?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坐在一起

3、谈话的整个过程。2、 谈话的内容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围绕“言志”展开的。3、围绕“言志”写了哪些内容?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二、人物性格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读出原文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塑造手法是什么?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语言、神态)(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

4、,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语言)(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

5、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语言)(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小结: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他们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3、曾皙:(1)曾皙的志是什么呢?志:暮

6、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春游图:侧重教化治国。(2)这一内容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呢?A、鼓瑟:动作描写洒脱高雅,从容淡定B、“莫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语言描写师生春游图不像其他三人汲汲于仕途,只想在礼乐教化上发挥点作用, 认为在乱世中不能推行正道,因此要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不求闻达,卓尔不群.淡泊于功名、志向高洁三、孔子评志1、孔子是怎样评志的?子 路:哂之- 直 率冉 有:叹之 - 谦 虚公西华:惜之 - 更谦虚曾 皙:与之 - 洒 脱2、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我们想象一下曾

7、皙所描述的画面,会发现以下三点:一是,这幅春游图其实就是太平盛世的缩影。二是,体现了曾皙不想做官,想过逍遥生活的心理。三是,还是在讲“治国”。而且他描述的生活图景,其实就是“以礼治国”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补充: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这样看来,他的描写里,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了。这样的弟子,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补充时代背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社会动荡不安。孔子55岁起周游列国,想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够施行仁政

8、,实行礼仪,感化他人,不要战争,历经14年,但没有成功。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3.孔子的“志”“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画面,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的境界,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也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在孔子看来,这就是礼治,即“以礼治国”所达到的最高境界。遗憾的是,孔子在当时得不到重用,想要入仕但始终不能如愿,最终选择潜心教育,编订古书。他心中怀有遗憾、怀有矛盾啊。最终只能将这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藏之于身。儒家这种礼乐

9、治国的共同理想、最高境界,作为太平盛世的我们是何其幸福。四、孔子形象1.教育家形象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循循善诱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教学民主 “点,尔何如?”“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因材施教“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有抱负,苦闷五、拓展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相对较长的篇目,不光有孔子与四个弟子的对话,还有动作、神态的描写,完整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虽然文中没有孔子政治理想的明确表述,但通过细致品味五个人的

10、言行是能觅端倪的。1.请为孔子写一段颁奖词孔子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人物,一个热心政治退而求其次的教育家,他曾倾心政治,周游列国,倡导仁义,生于乱世知其不可而为之,懂得担当不避世,令人敬重,他守护文化,在文化的荒原上勤奋耕耘,他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长河里立功立言,他懂得教育,对三千弟子循循善诱,堪称不朽传奇。2.孔子素材3.推荐读书孔子的智慧推荐电影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