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13650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刍议学困生的教学策略甘肃省西和县第三中学 张小宁【摘要】如何处理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本文从学困生产生原因及现状探讨起,探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解决“困”的问题,旨在引出全社会对这一问题更好地解决途径。【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 策略“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已受到社会、学校及有识志士的重视,通过理论、实践的探讨,已取得不少有益成果。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目前教育界有两种主流概念:一种叫学习障碍,另一种叫学习不良,学习不良是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既然要谈的是“学困”问题,自然学习障碍也即有中枢神经造成的“学困”不在这个话题之内。我们着重谈讨学业不良这种现象。基础阶段,颇让学校、教师头

2、痛的就是“学困生”的问题,他们学习情绪的低落,成绩不容易提高,假如他们的成绩提高了,则整体成绩就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也是体现人本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构建和谐校园更不应该放弃这一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如何解“困”关系到校方的声誉,也彰显施教者是不是向社会,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学困生在这短短一段时间如何提高成绩是要讲究策略的,否则,就有可能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厌学、辍学,以至于自暴自弃,对学校,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我们应从社会,家庭及学校、个体因素中寻找“困”之因,绝不应放弃这些学生。笔者从教学中常常看到他们渴求成功的眼神和在学习中无奈的神情,心如刀割。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从起因方面探讨,寻找

3、出学困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一、“学困生”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一)“学困生”分类及表现特征。 为了说明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先对学困生做一分类,现代心理学家从能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将成绩低下的学生分为四种类型: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性困难和整体性困难。(1)暂时性困难学生 这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现实学业水平差距甚大。有些因在参加课堂活动时缺乏积极、紧张的思考,缺乏主动、兴奋的投入造成;有些因一时没有掌握好知识而造成阶段性的学习困难;有些则因受到外界突发性事件影响,情绪受到严重干扰。学习分心。(2)能力型困难学生 此类学生比例最少,能力较差是他们在学习上的主要障碍,动机、意志水平较高是他们身上十分宝贵的

4、尚未开发的动力资源。(3)动力性困难的学生 此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及不足所抑制。(4)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低,大多是由于中学阶段持续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学习技能匮乏造成的,长期学业失败使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甚至同伴的否定评价,对自己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通过学困现象来找其因:1、学业难度相对本人增加。在思维转换方面出现不适应现象,从而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2、家庭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学生要求相对松懈,学生行为比较自由,时间一长学业逐渐下降导致厌学、逃学;

5、家庭变故使学生情绪产生波动,从而导致学习的不积极,像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等;另外就是家庭对学生的骄纵,一部分家庭对孩子过于放纵,看到孩子个儿一天天长高,从不要求到不敢要求,使得学生率性而为,随着时间推移,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而沦为学困生;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祖父母的溺爱教育下也会产生如此情况。3、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农村还是经济问题,家庭收入的不太富裕,使一部分较为懂事的孩子抱着自己成绩不是太优秀反而给家庭增加负担的想法放弃学业;其次就是社会形形色色诱惑使部分学生,特别是市场经济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到学生对学业的追求。4、学校的影响 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对这些学生都比较放松,或者说不太重视。在学校可以看到

6、这样一些现象,学校搞活动没有这些同学的影子,班级上成绩好同学坐在教室前面,成绩不好的同学坐在后面;上课时老师提问的是学习好的学生,而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提问的机会相当少,随着时间推进这些学生心里产生我“不行”的心里,情绪波动比较大,成为学困生的另一类来源。5、来自于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在被动河流里前进,学习动机是什么?他们比较模糊,因而动力不足。只是按照课本,随着老师教而行,加上其他因素干扰就害怕学习。甚至,由于得不到学校、老师的赏识而自暴自弃。事实上,这些学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相比较而言在学科某一方面显得不突出,或者是某一学科成绩不平衡,总体成绩较不理想,或者在某种因素影

7、响下 在心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出现疲累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该怎样去做呢?学困生产生有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因素等影响,从社会方面说,诸如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诱惑,还有诸如打工潮,大学生就业压力等等,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现象;从学校看,则受到教育评价的制约,设立重点班提高升学率,对于这一部分学生采取“自然生存法”,校方报的希望不大,某种程度上也在挫伤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认为中考是重点班学生做的,自己希望不大,从而放弃求学;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长歧视,或者家长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及家长离异造成学生的一种自弃的厌学现象。除以上因素还有来自学生自身因素如不自信,对课程畏难情绪,基

8、础不扎实,早恋等因素影响,以上诸因素使学生产生“困”像。从教育公平性看,放弃这一部分学生,这不仅影响到受教育者个人,而且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影响整个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二、学困生应对策略。“困”因清楚了,我们就有了解决学困生教育的策略和措施。首先是教育评价体制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只有公平和科学才有最佳的育人环境。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纠正,但在评价体制方面还有待于更科学,现今对学校的评价就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各教育单位就采取“增大分子,缩小分母”的办法提高升学率。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学校对于学困生就会有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其次具体到学校就要针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而采取可行的措施:(一

9、)提高有效的育人的坏境。克服教学资源极度倾向重点班的现象,使教学由此层次,基本接受公平教育。(二)“爱”字当头,强调耐心科学教育。教育其实是感情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只有一颗爱心去引导我们“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就才会有发光的可能!而不应只把成功和热情的目光投向成绩。(三)鼓励个体特长发展,讲求分层教学。各校现在设立重点班虽有失公允,但对学困生分层教学却带来便利之处,可针对个体情况而施加不同教育方式。(四)摸清“困”之因,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都要成为学生朋友,和他们促膝谈心,搞清楚这些学生“困”之因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他们的长处,鼓励起他们学

10、习的自信心。(五)和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协调解决孩子厌学现象,只有这样,才可能消除“困”症。讲求科学性,具体安排教学顺序,合理施教。或许其他好点同学已进行全面提高,对学困生则不忙于保持步调一致,先鼓舞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他们在一块以将知识点系统复习,起初有可能很慢,但当自信心被激发出来之后,教学犹如崛起的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再回过头来讲做题的规律和方法,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提高指日可待。倡导协作,共同提升。优势互补,让不同特长科目的同学结对子,互帮互学,也能很好的促进学习成绩提高。临阵激将,知耻而后勇。学生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失去自信心,只有我们策略得当,激将,以知耻为勇教育。学困生成绩会有飞跃式发展,那对一个教育者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学困生”的转变,只有施教者奉献一片爱心,讲求策略才会有回报!才不会耽误教育,也就不会耽误一代人!参考文献:叶圣陶:叶圣陶谈师德,上海教育1983年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