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13500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单井基本解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态单井的基本解释 单井动态所需资料一般包括: 静态资料:井别、投产时间、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关系等。动态生产数据及参数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日注水平、动液面深度,以及油井所用机型、泵径、冲程、冲次,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注水井井下管柱、分层情况、注水压力、层段配注和实注水量等。 曲线及图表:单井生产曲线、注水曲线、吸水剖面曲线、产液剖面曲线、注水指示曲线;横向图、油砂体平面图、构造井位图、油水井油层连通图;油砂体数据表、油井生产数据表、注水井生产数据表、油水井措施前后对比表等。 (一)单井动态分析的基本内容单井动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2、 (1)基本情况介绍:介绍分析井的井号、井别、投产时间、开采层位、完井方式、射开厚度、地层系数、所属层系、井位关系;油井所用机型、泵径、冲程、冲次,投产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注水井井下管柱、分层情况、注水压力、层段配注和实注水量等。 (2)动态变化原因及措施效果分析:分析历史上或阶段内调整挖潜的作法和措施效果,分析各项生产指标的变化原因。采油井主要分析压力、产量、含水、油气比等变化情况;注水井则重点分析注水压力、注水量和分层吸水量等变化情况。 (3)潜力分析:通过对目前生产状况的分析,搞清目前生产潜力。主要有加强生产管理的潜力;放大生产压差或提高注水压力的潜力;油井压裂、堵水的潜力;水井方案调整

3、、细分注水潜力,改造增注潜力等。 (4)提出下步挖潜措施:通过潜力分析后,提出并论证改善单井开采效果的管理和挖潜措施,要求所采取措施针对性强,切实可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采油井动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1.日常生产管理分析 油井正常生产过程中产量、含水、流压和油气比等参数一般是比较稳定或渐变的,如果这些指标产生了突然的变化,说明生产中有了问题,要及时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 2.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 抽油泵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含水和压力的变化,因此油井动态分析要首先排除抽油泵工作状况的影响。关于抽油泵管理与工作状况分析的资料较多,这里不再赘述,要强调的是抽油泵工作状况分析,

4、一定要结合油井产量、含水、液面和流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单纯地依靠某一种资料。 3.油井压力变化分析 (1)静压变化分析。 油田投入开发后,油井关井测得的静止压力代表的是目前的油层压力,对于单井来说是动油层压力,对于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的油井静压实际上是各小层压力按地层系数Kh加权平均的平均压力。小层地层系数越大,小层压力对全井平均压力的影响越大,因此油井地层压力往往反映的是油层性质相对较好油层的压力,它低于高压小层的静止压力,又高于低压小层的静止压力。 在多油层的情况下,油井在某一制度下生产,各小层以自身压力在井底混合流动压力下参与生产,并不按全井静止压力进行工作。因此,更有意义的是分析小层

5、压力,但受测试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注水开发油田,影响油层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井组注采比的变化。油层静压下降说明注采比下降,采得多、注得少,油层内部出现亏空,能量消耗大于能量补充,此时应加强注水;反之说明注大于采,应适当减少注水量。 在分析油井压力变化时,应首先分析资料的可靠性,在排出资料因素的影响后,要结合周围水井注水状况、油井本身工作制度的变化和周围油井生产情况等资料综合分析。 (2)井底流动压力变化分析。 井底流动压力是油层压力在克服油层中流动阻力后剩余的压力,又是垂直管流的始端压力,它的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注水见效后,地层压力上升,在油井工作制度不变的情况下

6、,流压上升。 油井见水后,随着含水上升,油水两相在油层中流动的阻力小于纯油时流动的阻力,井底流动压力上升,同时由于含水率上升,井筒中液柱比重增大,流压也要上升。 另外,如果油井工作不正常,开采不正常,井底流压也要上升。 4.油井含水情况分析 注水开发油田,或油层有底水时,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出水,油井见水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工作。 (1)分析水源。 油井中的水一般包括两类,即地层水和注入水,判断方法如下: 油层有底水时,可能是油水界面上升或水锥造成。 离边水近时,可能是边水推进或者是边水舌进造成。这种情况通常在边水比较活跃或油田靠弹性驱动开采的情况下出现。 水层窜通,夹层水或上下高压水

7、层,由于套管外或地层因素引起的水层和油层窜通。 注水开发油田,可能是注入水推至该井。 油井距边水、注入水都较近时,总矿化度长期稳定不变是边水,总矿化度逐渐降低是注入水。 油井投产即见水,可能是误射水层,也可能是油层本身含水(如同层水或主要水淹层)。 (2)分析主要见水层。 判断主要见水层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生产测井资料判断 在注水开发油田,利用注入水温度低的特点,通过测井温判断油井见水层位,也可通过测环空找水或噪声测井等资料判断。 根据分层测试资料判断 利用封隔器分层测试找出出水层位,自喷井还可以用找水器找出出水层位。 根据油层连通情况判断 注水开发油田,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主要受油层渗

8、透率和油层沉积条件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渗透率高的油层先见水,有效厚度由注水井向油井逐渐变薄的油层先见水,油水井渗透率相近,分布面积小的条带状砂体先见水,处于砂体主体部位的油层先见水。 注指示剂判断见水层位及来水方向 在注水井中注入特殊的化学示剂,然后在见水井上取样分析,若样品中含有该种指示剂,即可知道此井见水层位和来水方向。 根据油水井动态资料判断 注水井(或层)停注或控注,油井含水率下降可以判断为来水方向;油水井连通性好,注水井注水强度高的油层是主要见水层;初含水量大的是主力油层见水,初含水量小是非主力油层先见水。 (3)含水率变化分析。 注水开发的油田,油井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含

9、水阶段,含水率上升速度不同。低含水期,由于水淹面积小,含油饱和度高,水的相对渗透率低,含水上升速度缓慢;中含水期情况相反,含水上升速度快(尤其是高粘度油田);高含水期,原油靠注入水携带出来,含水上升速度减慢。 油井含水上升速度除了受规律性的影响外,在某一阶段主要取决于注采平衡情况和层间差异的调整程度。一个方向特别是主要来水方向超平衡注水必然造成油井含水突升;一个或多个层高压、高含水,必然干扰其它层的出油,使全井产量下降。因此分析油井含水率变化时,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结合油层性质及分布状况,搞清油、水井连通关系。 搞清见水层特别是主要见水层主要来水方向和非主要来水方向。 搞清油井见水层位及

10、出水状况。 分析注水井分层注水状况,各层注水强度的变化,分析主要来水方向、次要来水方向注水变化与油田含水变化的关系。 分析相邻油井生产状况的变化。 分析油井措施情况。 确定含水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5.产油量变化分析 油井产油量从现象上看与油井产液量和油井含水率有关,产液量越高、含水率越低,日产油量越高;从本质上看与油层内部各种因素的变化有关,根据平面径向流公式,流体从油层内流向井底遵循公式:式中:q井的产油量,t/d; k油层有效厚度,m2; h生产层有效厚度,m; 地层原油粘度,m; D地面原油比重; 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地层静压,MPa; Pf井底流压,MPa; R井的供油面

11、积半径,m; r完井半径,m; S井壁阻力系数,m; kh/流动系数,m2m/ MPas。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油井日产量的因素有: (1)油层有效厚度(h)。 油层有效厚度指的是油井供油面积范围内所开采油层的平均厚度,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油层由于未射开,或被泥浆、砂、蜡等杂质堵塞,使有效厚度变小,造成产量下降;在正常生产中,由于层间压力的差异,也会有一部分射开油层的有效厚度不出油。 (2)油层的有效渗透率(K)。 它是油井所处位置油层的一种物理性质,决定了原油通过的难易程度。当油层内部未出现游离状态的气和水时,K值基本上保持不变;当油层中出现了游离的气体和水以后,油层里就开始了

12、多相流动,这时油相K值就会逐渐变小,引起产量下降。 (3)地层原油粘度()。 原油粘度在采油过程中一般不会突然变化,但当油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以下时,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开始游离出来,值会增高,原油流动性能变差,降低油井的产量。 (4)供油面积半径(R)。R值越小,越有利于提高单井产油能力,但动态分析时,一般不考虑R值的变化。 (5)井的完井半径(r)。 井径越大,采油指数越大,但由于不经济,一般不采用这种办法提高产量,一般计算时可以用钻头半径或套管半径来代替。 (6)井壁阻力系数(S)。 在井壁油层部分,存在一圈附加的渗透层,当这一圈的渗透率基本上与油层渗透率相同时,井底可看做是完善的;如果大

13、于油层渗透率是超完善的;如果小于油层渗透率时是不完善的。对于完善井来说S值是零,而对于不完善井和完善井则分别为正值和负值。确定S值的最有效方法是应用压力恢复曲线取得。 (7)油井生产压差( Pf)。 生产压差越大,单井产量越高,反之则下降。 6.分层运用状况分析 在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砂岩油田过程中,搞清油井产量及压力、含水的变化,必须进行分层动态分析,了解分层运用状况及其变化。而分层运用状况分析,主要是层间差异的分析。 层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1)油层性质不同。多油层合采情况下,由于各小层之间渗透率相差较大,造成层间差异,可以用单层突进系数来表达,即一口井内渗透率最高的油层渗透率与

14、全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的比值。 (2)原油性质不同。 (3)油层注水强度不同,造成油层压力的差异。 (4)油层含水不同,对水的相渗透率也不同,高含水层往往是高压层,干扰其它油层正常出油。 7.气油比变化分析 气油比反映每采出一吨原油所消耗的气量。一个油藏所含油、气数量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原始气油比;油井投产后,当地层压力和流压都高于饱和压力时,产油量和生产气油比都比较稳定;随着压力的下降,气油比逐渐上升,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气油比就会很快上升。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地层压力的稳定,气油比也比较稳定;当含水率达到60%70%时,气油比上升;当含水率达到80%90%时,气油比升到最高值,随后又下降。此外,油层和井筒工作状况也影响气油比的升降变化,如油层或井筒结蜡或井下砂堵等,改变了油流通道,使油的阻力增加,产油量下降,气油比上升。 (三)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