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13035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为进一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营造更 好的知识产权法治、市场和文化环境,推进杭州市“十三五” 期间的知识产权工作,依据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 动计划 ( 2014 2020 年 ) 和浙江省科技创新 “十三五” 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 ) 发展背景“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 常态,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经 济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未来五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

2、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开创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任 务全面完成的关键期,是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的攻坚期。从杭州市自身看,城市发展正由资源、资本驱动 转变为知识、创新驱动。面对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 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新目标,知识产权产业正迎来新 的发展机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 (杭州 ) 跨境电子 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对知识产权工作要求更趋紧迫。适应 新形势和新要求,杭州市应着力打造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 3 知识产权事业,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增强经济社会发展 的综合实力。( 二 ) 现实基础1.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 先后出台 了关于

3、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实施意见杭 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商标品牌战 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杭州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杭州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管理的政策体系。2.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成立“杭州市国家知识 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知识产权 工作,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等指标已列入了区、县 ( 市 ) 两级党政目标考核体系。强化了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职能和 力量,2012 年经市政府同意再次明确市科委增挂知识产权 局牌子。设立专利专项资金,保证各级政府对技术创新和专 利工作的投入,

4、“十二五”期间实际用于专利工作的资金达 2.3 亿元。3.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 “十二五”期间, 杭州市被分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 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区域试点示 范工作成效显著,高新区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专 利导航发展实验区,西湖区、拱墅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 4 程示范区,余杭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经开区、 之江文化创意园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上城等 9 个 区、县 ( 市 ) 列入省知识产权示范、示范创建和知识产权质 押融资试点区、县 ( 市 ) 。有序推动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和 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工作,全市拥有国

5、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5 家,优势企业 28 家,省专利示范企业 200 余家,累计认 定市级试点、示范企业 696 家。4.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持续提升。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推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池 智汇保”产品,帮助企 业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12 年-2015 年,已有 178 家企 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获得银行贷款 6.7 亿元。举办“创 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累计征集 23000 多项创意作品和专 利产品,其中 3000 多件创意作品的专利权向企业转移,新 申请专利达 12000 多件,有效推动专利权转化。建立科技项 目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在重大创新项目立项、 评审、验

6、收和评奖中的权重,累计完成 343 个重大科技创新 项 目的专利审查。积极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完成化纤、 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专利预警分析,建设专利专题 与预警信息服务平台。开通杭州“知识市场”网站,设立专 利超市,促进创新创意成果向企业转移,积极引导企业采取 转让、拍卖、交叉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 值。5.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市、区两级知识产 5 权部门的联动配合,重点在流通领域、电子商务、会展业开 展联合执法,各知识产权部门在各自领域开展“护航”、“剑 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推进维权援 助中心建设,设立中国杭州( 制笔 )知识产权快速维权

7、中心, 建立 7 家维权援助工作站。积极开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 定杭州市网络市场专利保护工作指导意见 (试行 ) ,设 立了中国 (杭州 )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淘宝电子商务工作 站,逐步建立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有限 公司案件交流机制。确立杭州市中院和西湖区法院开展知识 产权行政、民事、刑事 “三审合一”试点,滨江等 6 家基层 法院具有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成立市中院驻快速维权 中心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和市中院知识产权 ( 青山湖科技 城 ) 巡回审判庭。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量显著增长。( 三 ) 存在问题相对于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要求,知识产权工 作还存在着知识产权与经

8、济社会发展融合不够紧密,知识产 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知识产权保护 长效机制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有待进一步 加强; 高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服务能力不足等问 题,亟待研究和破解。因此,必须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 运用、保护、服务和管理能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 我市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6 ( 一 )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党委政府的决 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

9、略,以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快知识产权和经济发展深度融 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创新知识 产权管理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和运用,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互联网+”创新创业中 心,创新型城市和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 )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时期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更加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和文 化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事业整体再上新台阶。1.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拥有量进一步提高

10、,结 构明显优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产出主要指标与 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地位,万人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38 件。 PCT 年专利申请量达到 500 件,每百家企业有效注册商标量 80 件,驰名商标累计拥有 量 (件 ) 达到 560 件,作品著作权登记量大幅提高,有效植 物新品种量达到 150 件。 7 2.运用成效大幅提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技术市场交易额达 100 亿元。 知识产权投融资较快发展,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 5 亿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为主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的数量明显提升。3.保护机制

11、明显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长 效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维权 援助中心作用充分发挥,海外维权能力显著提升,执法效能 大幅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年结案率高于国家要求。4.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创 新服务模式和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国家级试点( 示范 ) 区域达 6 个以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国家级 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 35 家以上。 重点高等院校建 立满足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机制。5.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 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搭建知识产权基础信息 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转化交

12、易平台,培育一批专业化、 规模化、品牌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 伍,增强全体市民知识产权意识,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 氛围。三、主要任务( 一 ) 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优化知识产权资助和奖 8 励政策,重点向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倾斜,对专利奖、 驰 (著 ) 名商标等给予奖励。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专利指 标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评价和区县 ( 市 ) 考核指标体系。 激发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 权激励机制,将科技人员获得专利权作为其业绩考核和职称 评定的重要依据。把知识产权的取得和应用作为科技评奖标 准中

13、的重要指标,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发挥 知识产权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植物新品种、农业技 术专利、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创造运用,加快培育和发 展区域品牌。2.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培育工程,围绕影响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系统推进知识产 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调查统 计,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指南。加强分类指导,依 托 “ 一号工程”的 “六大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向知识 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产品 群和专利池,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企业、集聚区和产 业的培育。( 二 ) 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提升核心竞

14、争力1.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设立杭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 权运营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 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加强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制 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 9 化机构。依托中国 ( 浙江 ) 网上技术市场等知识产权交易转 化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体系,促进知识 产权运营服务业健康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继续 举办 “市长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2.加快知识产权与金融紧密结合。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 方式,设立知识产权引导基金,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 完善以市场为有效手段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 加强知识

15、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实务培训,建立咨询专家 库,推进质押融资工作。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控机 制建设,引导和支持各类担保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 担保服务。加快培育专利保险市场,开展专利保险试点,保 障专利价值实现。3.推进知识产权导航工作发展。发挥杭州高新区国家专 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全市专利导航产 业发展工作机制。支持其他园区和区、县 ( 市 ) 开展与区域 重点产业相结合的专利导航工作。支持企业实施与创新需求 相适应的专利导航项目,运用专利导航理念引导全市企业创 新发展。4.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 台,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及预警服务平台。鼓 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专业信息库,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深加 工。开展企事业单位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培训,提高信息利用 水平。探索通过发放服务券的方式,支持企业购买专利信息 10 服务。完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开展重大 科技经济项目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 三 )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和激励创新创业1.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 渠道作用,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民事、刑事案件“三审 合一”审判工作试点,试点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大对侵犯 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坚持打防结合,将专项打击行动逐步纳入常态化执法轨道。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处罚力度。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