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12668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学校学风建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校学风建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付出,学习也是如此,而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但自身的努力需要一个良好的学风。学风的建设直接反映出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处于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中,学习气氛浓厚,会有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在推动你不断努力,在这种学风中会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品德。结合我校实际,就学校学风建设这个话题谈谈几点看法。1、学校要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场所,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搞好学习,学校就要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营造这种氛围,我校在校园内多处张贴

2、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学生在读这些名人名言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学习、爱科学、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阵地作用,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增长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晨会,经常例举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事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2、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要求学生们做到六个字:认真、踏实、勤奋,且要逐渐养成习惯。要形成习惯需要一定的实施方案,接着又订出了详细的班规,张贴在教室前面,要求学生常看,以此律己。同时考虑到现在的学生逆反心较强,为了使学生乐意执行班规,接受老师、班干部的管理,又提出了六个字:严是爱,松是害。还进行了班会讨论,使学生明确“严”三益处,在实

3、施过程中,教师实行了跟班制,即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学习,要求教师比学生早到。要求学生预备铃响就回位准备学习用具,上课专心,复习投入,不受外界干扰。我校班主任就常从教室旁走过或随意走进教室,考察他们。如发现不遵守班规者,就耐心教育、严格要求,与家长联系,实行家庭、学校双教育,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都比以前有进步。当然除此外,在礼貌、道德、卫生等方面也要求形成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如发现个别同学对老师不礼貌、不道德的行为,就要求他亲自向老师赔礼、道歉。各班的教室卫生向来都相当整洁,特别是老师的讲台,每节课后值日生都擦得干干净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3、各班注重培养班干部,实行学生、

4、班干部双向管理的环节。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开展 演讲竞争活动,同学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同学们信赖的能力高、纪律学习都能带头的同学担任班干部。班干部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把每位班干部的职务,职责都写明,张贴出来,使班干部、学生都清楚各自的责任,让班干部管理学生,学生监督班干部的工作,同时各班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班务、解决问题,指出缺点,商量做法等。还安排每天一名班干部值日,如有重要事情及时汇报,及早处理,防微杜渐。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大胆讲真话,指出班干部的不足和不认真者。这样各班就了解到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对不认真者批评教育,这就形成了班干部管同学、同学监督班干部的双向管理环节,使班干部认真、自

5、觉的工作。学生觉得教师公平,无论是谁,好的就表扬,差的就批评教育。因此,同学们自学守纪,学习努力,思维活跃,形成了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意识强烈的优良班风。4、实行奖励机制,争创先进。学校对学生在校的各个活动行为都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上操都制定有明确的要求,每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赋分,都要对各班的情况进行通报,学期末文明班级体次数较多的班,就被推荐为县级文明班级体,无形中就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建设。学校每一学期都要表彰一批先进学习个人,在期末质量检测中综合分数达前3名者,学习有进步者,开学初都要进行表彰。在“六一”期间,学校大力表彰“三好学生”、优秀队员、优秀班干部。这些表彰,激发了学生学好知识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再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期末考试中,再创佳绩。 总之,学风建设是学校生存的核心,发展的立足点,好的学风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学风建设作为学校自身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是很不容易的,需要长期抓,才能见实效。江口小学2008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