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12567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5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雕5.19虚拟浮雕教程.doc(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自由曲面造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上及系统的易用性方面日趋成熟,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石。尽管如此,传统的自由曲面造型技术在人物,动植物,工仔模,饰品,手工艺品及雕塑品等的造型方面,虽不能说是无能为力,但至少可以说非常困难。造型手段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行业数字化的进程。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虚拟雕塑软件JDVirs 1.0将较好地解决二维半的人物,动植物,工仔模,饰品,手工艺品及雕塑品等的造型问题,为这些传统的手工艺行业带来数字化时代的东风。去料谓之雕,堆料谓之塑,在电脑三维数字化模型上实施交互式堆去料等操作之过程谓之虚拟雕塑(Virtual Sculpting

2、)。JDVirs以现实雕塑为隐喻,其部分功能源于现实雕塑,但又常常高于现实雕塑。JDVirs吸取了图形/图象/曲面系统的精华,它利用图形/图象/曲面系统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实时动态地创建, 修改, 修饰海量数据的三维几何模型, 非常适合构造尺寸要求不严, 形状复杂,二维半的艺术曲面。使用JDVirs完成的作品,可经上色处理之后存为图象,利用图象输出设备,如喷绘仪等输出,这样得到的图象立体层次感非常强,呼之欲出;或者可使用快速成型设备或CNC雕刻机单件或批量地加工出来,实现手工与自动化机器的完美结合。JDVirs 1.0作为精雕软件产品家族中全新的一员,是精雕中艺术浮雕曲面造型功能和技术的一个重

3、大的发展和延伸。JDVirs 1.0的主要功能特色如下:1. 以二维图形, 平面图象或素描手稿为起点, 创建三维模型。2. 在三维环境中高保真的着色模型上,实时动态地创建, 修改, 修饰海量数据的多边形模型(多边形顶点通常在50万到1000万之间)。3. 多种显示模式(地图方式/灰度方式/图象方式/图形方式)满足造型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地图方式把高度的细微差异以人眼易于识别的颜色形式表现出来。图形方式时可把图象套色于雕塑模型上显示,可用于描图,检查模型与原始图象区域边缘匹配的程度及出效果图。4. 三种操作模式可用于三种不同的场合, 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可用于顶点数较少的模型, 单模型局部操作模

4、式可用于顶点数较多的模型或机器速度较慢的场合, 多模型多分辨率操作模式可用于模型一个或多个局部要求比较精细的场合。5. 层概念的引入及层模型的实现方便了模型的构造过程。6. 堆料,去料,擦除,磨光等操作模拟现实雕塑过程,简单直观。7. 颜色模板,限高保低,高度模式,擦除,取消/重做等辅助工具,使得虚拟雕塑在某些方面高于现实雕塑。8. 灵活的浮雕生成方式(区域浮雕/单线浮雕/颜色浮雕/单线冲压/位图转浮雕/图象浮雕/融接)为造型过程中堆去大料提供方便。9. 几何曲面的造型方法亦被有机地结合进来(插值/旋转/扫掠/直纹/延伸/融接)。10. 漂移,螺旋,凸透镜/凹透镜及各种纹理效果等常见于高端图象

5、软件的功能,在JDVirs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11. 可把模型的一部分定义为特征,对特征执行阵列,变换,单/双向变形,保存,重载等操作。12. 导动工具可控制刷子沿着轨迹运动, 并自动相应地改变模型。可实现虚拟投影雕刻及虚拟投影塑形。13. 直接在模型上涂色及各种填色方法为模型上色提供了便利。14. 用户可自由扩充的纹理库,库中丰富的纹理资源及实时动态在模型上涂抹三维纹理功能,为修饰模型提供了便利。本书共分十一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概述部分,简单介绍了虚拟浮雕软件,并讲解了软件中的基本概念,包括矩形网格、层模型、操作模式、高斯分布、限高保低、刷子、拼合方式等概念。第二章 介绍了模型工具

6、的使用方法,包括新建模型、位图转浮雕、存为位图、图象浮雕等内容。第三章 介绍了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撤消或重做、擦除或整体擦除、固化修改等命令功能。第四章 介绍了雕塑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堆料、去料、抖动、区域浮雕、颜色浮雕、单线浮雕功能的使用方法。第五章 介绍了几何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扫掠面、直纹面、延伸、融接功能的使用方法第六章 介绍了导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导动堆料/去料、导动冲压、导动抖动、导动擦除、导动涂色、导动磨光等功能。第七章 介绍了特征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对所选特征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对称、变形以及追加造型、阵列、保存特征的讲解。第八章 介绍了变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推移、推

7、拉、凸透镜、凹透镜、螺旋、漂移等功能。第九章 介绍了颜色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涂抹颜色、单线填色、种子填色、区域填色、当前颜色等命令。第十章 介绍了效果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磨光、整体磨光、糙化、拼贴画、马赛克、墙砖、过程纹理、印象派、雨中池塘、纹理填充等功能。第十一章 介绍了选项菜单中的几个命令,包括显示方式、限高保低、模型属性等功能。第一章 概述1.1 简介去料谓之雕,堆料谓之塑,在电脑三维数字化模型上实施交互式堆/去料等操作之过程谓之虚拟雕塑(Virtual Sculpting)。虚拟雕塑是图形/图象/曲面系统的有机结合,它利用图形/图象/曲面系统的操作方法,交互式创建,修改,修饰海量数据的

8、三维几何模型,非常适合构造尺寸要求不严,形状复杂,二维半的艺术曲面,如图1-1。使用虚拟雕塑完成的作品,可经上色处理之后存为图象,利用图象输出设备,如喷绘仪等输出,这样得到的图象立体层次感非常强,呼之欲出;或者可使用快速成型设备或CNC电脑雕刻机单件或批量地雕刻出来,实现手工与机器的完美结合。 图1-1 模型1.2 基本概念1.2.1 矩形网格按照组成网格曲面的多边形分类,网格曲面可分为如下几类:普通网格由四边形及三角形组成。矩形网格由MN个按顺序水平放置的矩形组成。拓扑矩形网格由MN个按顺序放置的四边形组成,如放样等生成的网格。单向周期网格拓扑矩形网格的一个特例,常用于表示滚筒。虚拟雕塑的对

9、象是一张特殊的矩形网格-由MN个按顺序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组成。水平及垂直方向分辨率相同的图象可以转换为一正方形网格。普通网格可以通过艺术曲面中曲面重构功能转化为矩形网格或正方形网格。1.2.2 雕塑模型雕塑模型是虚拟雕塑的对象,是一张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网格曲面。虚拟雕塑环境同时只能存在一个工作雕塑模型及零个或多个参考雕塑模型,工作雕塑模型及参考雕塑模型之间可相互转换。 初始雕塑模型的创建方法有:a. 在艺术曲面模块环境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矩形网格,然后点击屏幕右侧工具条中虚拟雕塑工具。b. 进入虚拟雕塑环境,点击模型工具中的新建模型命令。c. 进入虚拟雕塑环境,点击模型工具中的位图转浮雕命令。d. 进

10、入虚拟雕塑环境,点击模型工具中的图像浮雕命令。e. 进入虚拟雕塑环境,点击模型工具中的加载雕塑模型命令。雕塑操作完成之后,点击选择工具,工作雕塑模型及参考雕塑模型以矩形网格的形式出现于选择工具环境中,此时所针对网格网曲面的操作同样也适用于该雕塑模型。雕塑模型中顶点的总数决定了系统的运行速度。一般该参数在100万之内,在当前的P4机器上,速度较快,在高配置的机器上,使用局部操作模式顶点数可达1000万左右。若模型由图像转化而来,模型顶点数 = X方向的像素数 * Y方向的像素数。若模型由艺术曲面中曲面重构功能转化而来,模型顶点数 = (X方向尺寸/X方向步长) * (Y方向尺寸/Y方向步长)。“

11、选项”中“模型属性” 命令可显示工作雕塑模型中顶点的总数。在虚拟雕塑过程中,可以增加或减少工作模型顶点数。在构造模型的大面时,可以减少顶点数以提高速度,在大面构造好之后,构造模型的表面细节时,再增加顶点数,以便精细控制。如果模型某个或多个局部比较精细,系统提供了截取模型功能,可以以较少的顶点(较大的步长)构造整个模型以提高速度,再截取需要精细控制的局部,然后调小步长重构可实现局部精细控制。截取模型时可把截取区域下的基面压低到一个指定高度,从而省去了拼合的过程。1.2.3 操作模式三种操作模式可用于三种不同的场合: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可用于顶点数较少的模型,是系统缺省的操作模式,也是最常用的操作模

12、式。单模型局部操作模式可用于顶点数较多的模型或机器速度较慢的场合。多模型多分辨率操作模式可用于模型一个或多个局部要求比较精细的场合。系统缺省的操作模式为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利用设定操作范围命令可把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转为单模型局部操作模式,利用截取模型命令可把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转为多模型多分辨率操作模式。选择工具中艺术曲面的“矩形网格分割”及“同源矩形网格合并” 命令可把矩形网格曲面无损分割及合并。对于超大型网格曲面(顶点数300万2000万)可利用无损分割命令把网格曲面分为多个小的矩形网格,然后选择一个小的矩形网格(单模型整体操作模式)进入虚拟雕塑操作;或选择多个小的矩形网格(多模型多分辨率操

13、作模式)进入虚拟雕塑操作。各小矩形网格修改完毕后,可用“同源矩形网格合并” 命令把小矩形网格无损合并,然后重新无损分割后修补原小矩形网格曲面的边界接合处。利用无损分割及合并技术,可处理超大型浮雕壁画。1.2.4 层 虚拟雕塑环境下只有一个工作模型,但该模型是由两个独立的层构成的流动层及固化层。流动层及固化层叠加在一起,构成屏幕上见到的模型(复合层)。固化层及流动层都是一张与的工作模型尺寸等同的网格曲面。固化层是一个基准曲面,除固化及流化命令外其它命令不能修改它。所有的命令都是修改复合层或流动层,缺省为复合层。固化层存在的一个理由之一在于相当一部分命令,如冲压、堆料-自然效果、涂抹纹理等等,必须

14、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基准曲面。由位图转浮雕、图像浮雕,JDP文件读入的对象,或选择工具下构造的对象进入虚拟雕塑环境时,其流动层为一零平面,固化层等于复合层为屏幕上见到的模型。由虚拟雕塑环境下保存及载入“VSM”文件时,固化层、流动层及复合层的信息可保存及重载。显示控制命令可分别控制只显示流动层、固化层及复合层。但操作时应该处于复合层显示状态,否则速度较慢。功能键“B”可把流动层上顶点高度不为零处以绿色显示出来。擦除命令就是把流动层上高度不为零的顶点置为零。固化命令把流动层上的对象移到固化层,并把流动层相应的部位置为零。流化命令把固化层上的对象移动到流动层,并把固化层相应的部位清零。层是虚拟雕塑的一

15、个重要概念,没有理解层的概念就不能解释命令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怪现象,就不能真正体会虚拟雕塑的好处。1.2.5 取消/重做在虚拟雕塑环境中,有两套取消/重做机制。对图形的生成、编辑、变换等操作,其取消/重做机制与选择工具中的取消/重做机制相同。对虚拟雕塑操作,考虑到雕塑模型数据量太大,系统缺省只提供了单步取消/重做机制,即可以取消最近的一次鼠标左键按下到抬起期间对模型高度或颜色的改变。但如果系统内存允许,取消/重做步数可增加到30步。如果用户输入了较大的步数,系统自动依照内存大小计算出一最大可能的步数。70万的顶点在1G的内存的机器上,取消/重做步骤一般可设到30步。连做多步取消/重做操作时,可用功能键“C”把显示模式置为粗糙模式,以提高速度。除了取消/重做功能外,系统提供了擦除和整体擦除功能。擦除命令可擦除模型指定区域的修改。擦除是恢复特定区域最近一次模型固化时的状态。整体擦除恢复整个模型最近一次模型固化时的状态。1.2.6 刷子/体素/纹理单元刷子是限定操作影响范围的一个区域。通常刷子为圆形或长方形。除了系统提供的预定义刷子之外,用户可利用网格曲面或图象自定义刷子。通常刷子还有三个参数:X、Y向尺寸及高度。虚拟雕塑中,堆/去料、体素、纹理填充等操作中都利用了刷子的概念。在磨光等操作中,刷子高度的概念变为力度的概念,力度变化范围为0.0-1.0,1.0表示力度最强。在虚拟雕塑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