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124607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专题高昆谊植被和土壤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反应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说明植被和土壤的发育与地理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植被、土壤实习的目的: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印证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学生在教科书中和课堂上所学到的植被和土壤知识,大多是抽象的,要巩固学生所学的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知识还需要在实地调查中去检验和印证。只有到野外实践基地的自然环境中去考察植被和土壤状况,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得到固化,从而加深对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是:(

2、一)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二)培养学生域掌握区域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调查与研究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学会野外植被和土壤的考察技能和方法。二、植被、土壤实习的内容: 1、哀牢山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带 2、哀牢山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 3、哀牢山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4、哀牢山植被、土壤发育的地理因素 三、植被、土壤实习的技术方法:(一)植物地理:一个地区的植被是由该地区的所有植物群落组成的,因此植被调查是往往是从植物群落的调查开始的。1、植物群落样地调查的方法(1)样地选择在植物群落的调查中,通过选择其外貌、季相、种类、结构以及复盖度等较一致性的地段作为标准地

3、。(在植物群落学中叫样地),在样地内用方块的方式,圆块的方式或条状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计算分析和研究,所得的资料,就作为某一植被类型的典型代表。用方块的方式在植物群落学中叫做样方,圆块叫做样圆。条状的称为样条。(2)样方的大小和数量样方的面积和数量的若干,是没有规定的,随地区和植物群落类型而异进行调查。但每个样地只在最有代表性的一定面积上进行描写;在描写时必须把群落的区分界限确定,然后再尽让详细地描写样地上的小地形、小气候、土壤、种类成份及统计植物的数量关系如(多度、频度、显著度、盖度、重要值等)。(3)样方植物的统计按乔灌木的植物种类逐一统计并记入样方表格。(4)野外样方资料的整理分析将样

4、方统计的资料按重要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出所调查群落的名称。2、植物群落名称的命名方法植物群落的名称是用优势植物的中文来代表,并附在括号中()用植物的拉丁名把优势植物按优势的顺序排列。在两个种名之间加一个“+”号;如果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比较明显,每层的优势植物必须分开,表示时用一条短的横线“-”将层次分开。例如云南松野山茶铁芒箕群丛,云南松是上层乔木,野山茶为灌木层,铁芒箕为最下层草本层。3、经济情况及其利用方式为了估计植物群落在某一地区的经济关系,必须说明它的当前的利用情况(荒山、荒地、自然林等)和近期的利用方式,在调查时通常是观察和访问相结合进行。4、植物群落生态条件主要记载与所调查群落地段

5、四周的植被类型、生境和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所调查的植物群落位于陡坡的坡底,由于地表径流的冲刷,样地上就会堆积有大量的冲积物;如果是位于深谷的边缘,则可能受到强烈的流水作用。5、地形等级的划分及描写地形等级可分为下列五种:巨型地形:空间范围从数十数百公里计,垂直高度以数百米数千米,相当于比较大型的地理景观,如乌蒙山脉,哀牢山山脉等。大型地型:空间范围从2000米10公里或更多;垂直高度以几米几十米,在极少数情况下达100米,如山与山之间或山脉的阴阳坡的分水岭等。中型地形:空间范围从数十米少数可达几百米,高度的相差只以米计。如不大的砂丘,坡地上的洼地。小型地形:空间范围从2米20或50米,垂

6、直高差不超过1米,如小的砂丘及洼地。微型地形:空间范围从10厘米12厘米,垂直高差从几厘米0.51厘米。例如草丛、蚯蚓、蚂蚁及鼠类活动等所形成的小丘。6、生境的其他特征的描述地下水:测定地下水在土训中的深度。土壤的母质:对于土壤的名称、类型、性质及淋溶程度及其特征描述,如:成土母质的年代、颜色、性质等,必要时可采集土壤标本到室内订正。地被物:主要记录死地被层(森林凋落物)的性质、厚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用%数来表示),此外,还要记录活地被物(苔藓、地衣)的情况。7、植物群落特征的记录外貌和季相:在植物群落中优势种及亚优势种,开花的时间常不在同一时期,即花期相互交替,由于这种原因,植物群落的季相外

7、貌,可能在一个生长季中更换几次,称为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林木层和灌木层调查表的填写:层次:从植物高度的自然分层现象作为群落层次划分的依据,各层中再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三个亚层。对藤本植物则与其营养体眷生的高度来划分相应的层次。株数:是群落单位面积中的个体数目,以样方面积来测定。盖度(郁闭度)是植物群落学中通用的名词,对乔木林和灌木林来说,一般习惯用郁闭度。林木层树冠的郁闭度,一般以百分数来估计。例如:树冠连续覆盖的面积,郁闭度计为100%,树冠覆盖一半者,计为50%,以此类推,如果群落中有明显的亚层,那么不仅要记录总郁闭度,而且也要确定各亚层的郁闭度,总郁闭度等于个亚层郁闭度之和。冠幅:指树冠

8、的直径,单位以米为计。胸径:指从地面(树基)到胸径(1.3)米的树干直径,单位以厘米计,测量方法是用皮尺或测径仪量树干的周长后除元周率(3.14)也可用林木混算表查出。枝下高:指从地面到树干着生第一个生活技条部位的高度,通常以米为计。其他记载:如聚生多度,生活型,茂盛度和物候 等方面的记载与草本层相同。(详见植物群落调查表1至表8)8、草本或半灌木调查表的填写分层性和生殖菌及叶层高,通常按它们的生物学或生态学特点所达到的不同高度来决定分层性,以表示群落的结构,如森林中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统称下木层)及地被层,这种分层现象,在记载时,一般可用两个数字来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生殖层(指开花

9、结果的植株)的平均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营养层(除生殖层外的植株)叶片层高的平均高度。覆盖度:指植物群落的整体覆盖度,是单位面积上全部植物对地面的垂直遮荫面积(用%表示)。草本群落的覆盖度,指树冠总的投影面积,除去所有茎叶的空隙。(二)土壤地理:土体的野外观察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土壤剖面的选定、剖面的挖掘、土体的观察和记载,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等。1土壤剖面的选定土壤剖面是用来了解调查区内土壤类型的,是观察记载的重点。在一定地区内,地形和植被常做为确定剖面位置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剖面位置,即地面平坦,无强烈侵蚀、无强烈堆积、排水良好、土壤湿度正常的标准地段挖掘剖面。只有在标准

10、地段挖掘的剖面,才能代表当地大气候条件下的土壤,才能了解到主要的土壤类型。2土壤剖面的规格和挖法土壤剖面的地点选定以后,用铁锄在地面由上往下挖一个宽20cm,深度一直挖到母质为止。但应使剖面的正面(即观察面)朝向太阳。以免因观察面出现半明半暗或上明下暗的情况而影响观察。3土体的观察和记载土壤剖面挖好后,用铁铲把观察面垂直削平,并把整个观察面修成自然面。然后,根据颜色、结构等肉眼易分辨的形态特征,划分土层。再逐层观察记载形态特征。如发现层次划分不当,应予以更正。记载格尽量用数字编号记载,少用文字描述。同时,在野外土壤调查记载表的右下方绘制一个土壤剖面特征示意图。在野外土壤调查中,常根据土壤在干湿

11、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如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等,以及手指对土壤的感觉,粗略的判断土壤机械组成。具体做法是将土壤用水合好,但又不能挤出水来,然后将湿润的土壤搓成粗约3mm的土条,进行搓捏判断。4土样的采集(1)分析样品的采取 用土铲分层采取,在每层的中部取样1Kg左右,不得与上下土层相混。将土样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同时,用铅笔写一标签,注明地点、剖面号、深度、日期及采集人,放入袋中。袋口另栓一同样的标签。(2)土盒样品的采取 土盒标本主要有于贮存备查或土壤比较。取法是自剖面的最下层开始,逐层向上采取。(3)立体标本(整段标本)的采取 在土坑的观察面上,首先用立体盒压出盒的轮廓,然后用剖面

12、刀仔细削出与盒的内框体积相等的土体,再把标本盒套上,用锄头连盒带土一起挖出,削去多余的土壤,封好盖带回室内。四、哀牢山植被、土壤实习论文选题: 1、哀牢山植被发育的生态环境。 2、哀牢山土壤垂直分带成因探析。 3、哀牢山植被垂直分带探析。 4、哀牢山土壤垂直分带的成因。 5、哀牢山旅游资源开发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6、哀牢山旅游资源开发对土壤系统的影响。 7、哀牢山植被资源保护的生态意义。 8、哀牢山土壤资源保护的生态意义。 9、哀牢山植被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探析。 10、哀牢山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探析。五、要求哀牢山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结束时,学生以专题小组为单位撰写实习论文一篇。实习论文是

13、植物和土壤地理野外考察内容的文字总结,论文应根据所考察的植物和土壤资料,根据实习考察内容的三个选题方向,撰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哀牢山地区植被和土壤的专题调查论文。 (一)植被地理: 实习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如下几方面:1引言 主要写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前人的工作等。哀牢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根据调查的内容的目的应有所侧重。2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哀牢山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调查方法(观察的地点、时间、方式等)。3分析与结论 这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应根据选题,灵活地运用前面提及的各种内容和方法。对植物群落来说,不仅要注意其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更要注

14、意生态地理规律的探讨,同时也要注意植被资源开发的经济意义。4讨论与建议 根据论文内容的分析与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植物群落和土壤资源的生态意义及保护措施等问题的看法。5小结 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扼要的总结探讨。 (二)土壤地理:实习论文要求 1题目的选择哀牢山土壤地理野外实习,不能只停留在对各种土壤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结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在野外实习中搜集的第一手材料,结合学过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撰写实习论文。 2考察论文的主要内容哀牢山土壤调查论文是在实地调查和取得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应尽量为当地社

15、会经济发展服务。调查的目的不同,论文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既要充分反映土壤调查的成果,又要突出其重点,作为论文的重要内容。文字要简明扼要、分析透彻,提出开发和保护的措施要切实可行。撰写前应先拟定编写提纲。提纲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言 说明哀牢山地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范围、面积;调查的目的和工作方法,完成的时间;过去对本区土壤调查研究资料及其评价;工作经验及问题等。(2)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 说明哀牢山地区各种自然成土因素的特点,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和土壤特性的影响;成土因素与农业生产、土壤改良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情况及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土壤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或土地利用情况、社会经济概况等。(3)土壤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各种土壤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4)土壤利用改良问题及建议。(5)结束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