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先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12349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先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先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先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阶段自评报告表——王先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表参考模板选择自己一节常态课,从如何关注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等进行自评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九年级教学形式面授教 师王先荣单 位安徽无为县百胜初级中学课题名称射影与相似定理在计算线段长度中的应用“乐学”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否设法使抱有“抵触、被动”的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1. 是否设法使只喜欢课,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喜欢老师1. 是否设法使学生投入、入迷、(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要运用“强动机激兴趣”的原则,我们探讨了许多途径的“导趣法”。引导发现法:应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旧知识发展过程中产生冲突,或通过旧知识产生联想

2、,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学习新知识;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的操作与演示,引导观察、归纳、抽象、发现其规律,从而激励学生探求新知识;创设情景法:通过情景问题创设新知识情景,诱导学生去发现新知识;(4)练习指点法:对于新旧知识联系较紧,且可把学过的几类知识应用于解决新知识的内容,通过精要的点拨,直接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会学”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1. 是否指导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所教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的指导)2. 是否指导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外复习等)3. 是否进行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归纳、演

3、绎、推理、形象化等)对学生的作业格式,教材的自学,单元复习和测验作出正确的引导,坚持严格要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排除依赖思想,克服那种你讲我听,你写我抄,你考我背现象。在帮、放的控制下,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独立钻研的好习惯。同时经常运用“变式教学”之原则。既做到经常训练,又避免单纯的机械重复。 (1)首先提一个较简单的问题:“ab为o的直径,mn切o于c,bemn于e,cfab于f,求证:bebf。学生知道本题要证明线段相等,需要利用弦切角及余角等知识证明bcfbce,所以bebf。 (2)在本题的基础上,作admn,求证cf cf=adbe,用上题相同的方法可求证得a

4、daf、ac、bc、ab,又在直角abc中,用射影定理可推得结论。 (3)把垂直的关系换过来,求证ococadbe,此时只需把辅助线换过来得到deo,证法没有多大的改变。 (4)再引申一下,如果不是直径,而是一条弦,此时是否仍有cfcf=adbe? 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自然知道,由于deo都不再是直角三角形,因此不能利用射影定理证明,这就需要利用两次相似并找出中间比的方法,才能解决,仍利用弦切角等性质可证明acfcbe,acdcbf于是be:=ac:cb,ad:cf=ac:cb,所以cf:be=ad:be即cfcf=adbe。 通过这组题目,可以把课内习题与课外数学活动连贯起来,启发他们对已经解

5、决的数学问题加以引申,回味,变化,寻求简洁的解题的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会”认知导向评析要点:了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是否帮助学生了解(知道)、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等技能:2. 是否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改进措施 教师一定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材,都需要精心培育的观点。备课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将新知识置于学生认识是最近发展区域。上课时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获得成功”的课堂气氛,让各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心理调动起来,都学有所得,都能达标。对差生要做到优先提问,优先演板,优先看作

6、业,优先辅导,帮助他们得前求后,通此知彼。 为了将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子项目标,增设讲练层次,设计或选配相关的题组,组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坡度较小、层次分明的台阶。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台阶攀登,逐步达到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攀到尽可能高的层次。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三个层次,教师上课应设计三种水平的习题:基础题、熟练题、发展题,使全体学生完成基础题,熟练题即达标题。训练他们的技巧技能。中等生、优等生完成发展题。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当学生可能出现困难时,教师要准备铺垫性小题,以便在学生思维“卡壳”时再搭一级“阶梯”,让其攀上较高的层次。每节课宜安排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作为机动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导师评议: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