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2246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1黄文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数学镇隆镇甘陂小学 黄文友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所以我们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让他们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 。例如,数学整十数加减法时,我出

2、示“小兔请客”的情景图,然后提问:在图里,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草地上摆了3盘果子,小兔又拿来2盘。生2:我数了数,每盘10个果子。生3:小兔子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老师问:怎样列式?生:10+20。师:10+20等于多少?怎样算?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然后再问: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生1:我是用接着数的方法10、20、30。生2:我是用数的组成算的因为10和20组成30,所以10+20=30。生3:我在想,因为1+2=3,很快就能算出10+20=30。生4:我跟他们不同,我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小棒,一共3捆小棒,每捆是

3、十个,所以10+20=30。生5:我是用作单位,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面对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回答,老师都笑着给予肯定,并说:“同学们真能干,想得对,说得好。”并指出,在后面的学习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用哪种算法,这节课结合生活的实际,创设现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诱发学习兴趣 现代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主张“学数学就是做数学”,不仅注意知识的结果,更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亲自经历并进入数学的生成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的情感与价值。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新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多采用一些直观

4、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求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先在黑板上帖出8朵红花,红花下面对应贴出5朵黄花,请学生说一说哪种花多,多几种?哪种花少,少几朵?并让学生口头编问题,使学生具有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用学具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形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几?”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形多,三角形可以看

5、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动动手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们从形象直观的角度动脑思考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实践操作,享受创造的乐趣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行或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拔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