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过冬1.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12242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动物过冬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动物过冬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动物过冬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动物过冬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动物过冬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动物过冬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动物过冬1.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动物过冬 内容简析: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写学习新部首三拐部。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用法。3、掌握既又的用法。二、自主积累词语过程和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动物过冬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用“既又”写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候,并强调课堂上的纪律。复习:1.教师检查学生在课外作业完成情况。2.检查预习情况。授新课: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或幻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2.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

3、、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板书 30.动物过冬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拓展训练:1.分组学读课文生字词。2.结合课文习题一二复习。布置作业:1.同学之间相互听写课文词语。2.独立完成同步习题一二。第二课时组织教学:师

4、生相互问候,并强调课堂上的纪律。复习:1.听写课文字词。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授新课: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3.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二、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

5、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三、分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2.学习第二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6、。)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拓展训练:1.指明、分组朗读课文。2.让学生讲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大概内容。布置作业:1.思考a.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b找一下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第一课时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候,并强调课堂上的纪律。复习:1.教师检查学生在课外作业完成情况。2.检查预习情况。授新课:1.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7、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学。讨论。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冬眠是什么意思?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2、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3.教

8、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3、完成练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教学反思:小动物过冬它是一篇自然常识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青

9、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在教学本课时,我有以下的感受。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生字的意思,选择好的词语摘抄下来;查电脑了解动物过冬的多种形式。学生完成得很好,特别是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了解得很全面,在课堂学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确地理解了“冬眠”的意思,蚂蚁躲进洞里,蜜蜂躲进蜂巢都不能说是冬眠。二、老师的即时评价有效 “好、很好、你真棒”这样单纯的评价已经不被单独使用。因为究竟好在哪里学生不明白。现在老师使用的是即时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受到启发,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这篇课文表现了两种情感,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和分别时的相互关心,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得很到位。比如在指导学生读小燕子的话时,我这样评价小朋友的朗读“从你柔柔的,带着担忧的语气中,我感受到小燕子对好朋友青蛙的关心。”其余学生听了,在朗读时也注意表现出关心和担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