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12119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P物质的表达及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为了解P物质在神经性皮炎中的作用及辣椒碱对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确诊局限性神经性皮炎6O例,随机分入辣椒碱治疗组和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治疗组,每组30例,2周随访1次,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每组l0例在知情告知之下,治疗前后用环钻取非暴露部位皮损,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物质含量。结果辣椒碱组有效率达800 ,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组833 ,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性皮炎患者局部皮损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皮肤(P005),治疗后P物质显著下降(P005)。结论P物质在神经性皮炎的致痒中起重

2、要作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能有效、安全地治疗神经性皮炎。关键词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神经性皮炎;P物质;疗效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其发病与患者神经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瘙痒及局部皮损苔藓样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辣椒碱是茄科植物辣椒的提取物,具有镇痛止痒的作用 。我们从2010201 1年用辣椒碱软膏治疗了30例典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并与蛇胆苦柏爽肤洗液进行了比较。通过对皮损组织中P物质的检测,进一步探讨了P物质在神经性皮炎中致痒的作用,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60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来自海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第3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按照就诊

3、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到辣椒碱组和糠酸莫米松乳膏组,每组30例。辣椒碱组,男性l8例,女性l2例,平均年龄372岁,平均病程455 d;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45岁,平均病程42d。每组选取10例,经知情同意,在试验前后用直径4 mm环钻取局部皮损组织。正常人皮肤组织来自泌尿外科包皮切除术患者。剔除皮下脂肪组织,一80保存备用。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各组治疗方法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辣椒碱组每日外用4次,蛇胆苦柏爽肤洗液每日外用五到六次,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药物吸收。疗程4周,2周随访1次,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122 疗效判定治疗前后参照以下方

4、法对症状、体征进行评价。瘙痒评分:0=无,1=每日搔抓 5次,2=每日搔抓610次,3=每日搔抓11次或影响睡眠;体征按照丘疹和苔藓化程度评分:0=无,2=密集分布丘疹或丘疹融合,3=部分苔藓化,4=明显苔藓化。瘙痒评分指数和体征积分相加为疾病总积分。用药后以积分下降指数作为评定依据。具体计算方法为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疗效分4级,疗效指数100为痊愈,0疗效指数100为显效,30疗效指数50为好转,疗效指数30为无效。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的比率计。123 组织上清液P物质的检测 取相同质量皮损标本,用09 生理盐水组织匀浆,置12 000 rrain离心5

5、 min,取上清液。用人P物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上海研生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检测组织上清液中P物质,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于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皮肤组织中P物质(Pgg)按如下公式计算:上清液中P物质质量浓度(pgm1)匀浆皮肤组织质量浓度(gm1)。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 检验分析,P005)。由于观察时间只有4周,蛇胆苦柏爽肤洗液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辣椒碱组患者不良反应6例,主要是局部烧灼感、刺痛及发红,但是程度

6、较轻,4 d后渐渐消失耐受。结果表明,辣椒碱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肯定,与中效激素相当,不良反应轻,基本可以耐受。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复杂,瘙痒是其主要的自觉症状,严重的瘙痒可以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P物质为一种11肽,是重要的神经传导介质,可以把疼痛和瘙痒由外周神经传人脊髓神经和高级中枢神经。P物质并不是在神经末梢内合成,而是在神经元胞体内特定的细胞器内合成,经加工修饰转变为活性P物质之后再转运储存于神经末梢。当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囊泡中的P物质立即释放,并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P物质在特异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及扁平苔藓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通

7、过对患者局部皮损P物质研究,发现神经性皮炎局部皮损组织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表3),说明神经肽P物质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治疗后随着症状的改善P物质显著下降(P005,表4)。可能是试验观察时问短的缘故,试验结束时辣椒碱组皮肤P物质含量仍然较正常人高(PO05,表5)。局部使用辣椒碱不仅能耗竭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的P物质,而且能导致整个神经元的P物质耗竭,导致来自所有神经元(外周和中枢)P物质的减少,从而实现镇痛和止痒的功效。 这也解释了辣椒碱治疗神经性皮炎初期出现轻度刺痛等不良反应。但是,在缓解瘙痒症状的平均起效时问上,糠酸莫米松乳膏明显优于辣椒碱组(P005,表2)。说明P物质并不是神经性皮炎发病中唯一的致痒介质。综上,神经性皮炎患者局部皮损组织中P物质含量增高,可能在神经性皮炎的致痒中起重要作用。辣椒碱能有效拮抗P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目的,结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