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11994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路难》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行路难 教学设计 山东滨州邹平一中初中部 崔艳辉【设计说明】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如何能在文言教学中更好贯彻新课标?我尝试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方法的引导,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诗仙”李白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本堂课的设计从“诗缘情发”开始,

2、诗歌教学一般情况下,应该抓住情感这样一个关键点。尤其是李白的诗歌,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更是感情饱满激越。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遭受馋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写,诗中主要表达出了作者李白慨叹世路艰难,以及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自信胸怀。对这首诗教学,其指导思想是,根据诗歌教学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通过 “解读品读悟读”诗歌环节的设置,在读中展开对该诗的探讨分析理解;教学理念是教师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参与到课堂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从而达到对行路难这首诗的语言之美和思想情感内涵的把握。【教学目标】 1、能够

3、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赏析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熟悉李白吗?都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方面?能说说吗?预测回答:从他的诗歌,从他的为人那大家知道李白最大的爱好吗?喝酒!李白嗜酒闻名天下,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为了能喝酒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要典卖身边值钱的东西,有诗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

4、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老师板书 “行路难 李白” )(二)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请大家大声朗读这首诗,看看能否读准字音和节奏。自由读点名读评价点名读提示节奏,后齐读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可能出现需要集体纠正的读音:太行山、箸、冰塞川 3个读音为什么? )请大家再读诗歌: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 对文中的疑难处做好标记,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学生自由读,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协助)大家还有没有交流以后也没弄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难点预测:1、行路难?乐府古题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5、好像有点难度,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师读)那你根据背景现在能说一下了吗?就是诗人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三) 解读诗歌,感知“难”点这首诗中有几个“难”字?请你找出来,用笔画标注一下。预测学生回答:诗中2个;加上题目中的“难”字,一共3个有人说啊,这首诗歌既有明处的“难”,也有暗处的“难”,其实诗歌处处是难,字字都包含着“难”,请同学们用慧眼来发现隐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难”,好吗?我从诗歌中的什么地方(字、词语、句子),读到李白暗含在心中的“难”, 我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把赏析重点放在前三句上面)学生思考,预测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6、1、 不能吃,是难,一定结合诗句来说明,一说到第二句就出示;(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2、 过不去河是难,登不上山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3、 等伯乐来发现自己是难(典故要说明白)(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4、 直接感叹:行路难,是难!歧路,是难!今安在,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5、最后一句的 “破”,是难! “停”“ 投”“拔”“顾”“欲渡”“将登” 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关键问题提示:假若一上来学生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问:李白这是想去哪里?黄河和太行特殊含义(学生的自我理解说出来)?胸有大志,未实现,从高处跌入低谷歧,选择多,才难,美酒佳

7、肴,不吃才难,在茫然之下,让人揪心处还体现在动词茫然,不知所措,你有过吗?此处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评说。这是一条什么路?这么难?预测回答:政治路,人生路可否说他既没有当官,也无仕途可以走呢 ?看资料(幻灯:公主引荐、供奉韩林、御手调羹、贵妃捧砚),你得到什么信息?生活好,地位高,可是内心呢?依旧不满面对奢华和高调,却是内心郁闷,为何?他的目标没有实现拥有自己政治蓝天,他的诗中就用黄河和太行来书写大志向,少有志向,想着成为帝王之师,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志向,决定了李白44岁的时候:幻灯:“上书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就是李白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所作,可见这一路走来心怀多少难以诉说的“难言之

8、隐”啊!让我们用声音朗读,来体会难以言说的心情吧。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这个过程注重,边赏析,边引导朗读,并且多种朗读形式交替进行)(四)品读诗歌,赏析“歧”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行,诗人在诗中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条路?歧路歧,是什么意思?(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归纳:岔路,李白面前到底有哪几条路呢?预测学生回答:学生各抒己见“歧路”还是可以扣住“渡”与“冰塞川”;“登”与“雪满山”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李白想着离开长安,但是李白想着留在长安,但是总结:去违背志向;自己不甘心留违背原则,在诗中有体现:哪一句体现想留下,还是对“仕途”寄予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典故)去留两

9、难,内心纠结 这真的是:(幻灯:“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有时候,“人心的反复抉择”才是最难啊! 此时李白的心,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去时而留,此时的李白真的是 (幻灯:“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把自己当成李白,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心情,齐读前四句学生会不由得读到“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老师打断,大家不由得就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啊!看看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三个字一句,并且是感叹号,改成都好不行吗?你读读试一试老师有时候喜欢“弄斧到班门”,我在行路难后面加上一个“啊”字,听读,你有何感受?添一添,悟感情 学生评价,多人试读,可以加不同的语气词,还可以放在不同的位

10、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字,品读(多找几个学生,不要解释,只听朗读!)(五)悟读诗歌,共鸣“情”怀总结过渡:(学生加字读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朗读方式,却有着同一种的心情,那就是:壮志难酬,彷徨无奈!内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对生活,对未来彻底绝望了吗?没有!有诗句为证(齐读最后两句)你怎么理解这两句?预测学生回答:会有时,小时候理想终究化为现实化用诗句(结合课下注释)不拘与格式,再难也不弯腰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前进与前文联系,要前行,才会难同学们请看:联系前面的难以下咽,难以施展,难以选择,无论他的人生路怎么行,我们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预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真实

11、、坚定、不屈服、不放弃、独立、一身傲骨、洒脱总结:这是一个虽然怀才不遇,但在豪迈中不乏豪迈气概,是一种仍怀有希望的李白!幻灯: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面对权贵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思念亲情时: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他赞美友情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人生失意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学们: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李白,就是这样!他离开我们已经1300多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血脉中。今天

12、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扇认识李白的大门,希望大家课下多读读李白的诗歌,吸取那里面释放出来的一切正能量,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在我们这个大好的时代,争做出彩的中国人!加油!让我们齐诵这首诗,带着对李白的崇敬和我们那挂云帆,济沧海梦想扬帆远航!(学生齐诵)下课! 行 路 难 李 白板书: 情难 歧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跋涉”梦想的征途 行路难 教学反思 山东滨州邹平一中初中部 崔艳辉 2014年4月2号4号,山东省古诗文教学研讨会在烟台龙口举行,我在参会的同时,有幸执教了李白的行路难一课,行路难是李白遭遇仕途坎坷之时所发出的人生感慨。李白生逢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社

13、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天宝元年,他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只把李白看做文学侍臣,只是想用李白的才华为宫廷生活做点缀。而李白那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也与权臣们格格不入。在宫廷不久即蒙受谗言,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这首诗写在李白无奈离京朋友为他送别之时 课堂教学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我们要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14、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地磨课,我感觉:要出一节自己感觉满意的课,不经过千锤百炼是不行的!对这节课我一次次的教学设想被推翻,又一次次建立新的教学设想,真是“不断磨练,不断完善”,对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由谈李白自然导入课文,再由李白的“嗜酒”过渡到面对美酒佳肴难以下咽,在此基础上走进课文探寻缘由。 在“读准、读顺”环节遵循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当的课堂上可能自己一提到“节奏”问题的时候,有一些突兀,学生们没有很好的理解我的意思,把如何读好一首诗歌的方法一一推荐了出来,或许更换一种问的方式会更好,比如:如何停顿 在整体感知环节中,我通过适时地展示背景,增强学生们对于诗的了解,诗歌,我个人感觉不适合翻译出来,学生们“一望而知”但是具体说说,又无从谈起,当给他们一个背景帮助之后,使得他们慢慢向诗境靠拢。 在“读细、读情”环节,我设计了:“我从诗歌中的什么地方(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