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1148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越发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现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阐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从而提出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 1G625.11A 12095-308907-0194-02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多元化的价值观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材,当然,这样的一种影响,既存

2、在正面影响,又存在各种负面影响,诸如:学生投毒事件,学生遇到压力或挫折就轻生等,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和人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关于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设有心理健康辅导室,但是由于心理健康辅导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基于人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心理疾病,使得部分人直接将心理疾病等同为精神病,这样一来,阻碍了大部分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的及时求诊与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心理健康对于人们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真正作为一个完整的

3、人所必须的,但是,根据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自卑、任性、焦虑和情绪反常等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对此,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极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时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一定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者是配备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师之类的,以此来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当然,基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都做得不太好,甚至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流于形式

4、,并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二、有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丰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 在现阶段的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班主任首先应当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经过众多的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不一致的,而学校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更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对于学生厌学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这类学生是智力问题造成的差生,而有的教师则认为这类学生是存在思想问题的等等,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经常将心理健康问题同德育问题混为一谈,更多的将一些道德标准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同心理健康

5、标准相混淆,这样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无法正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应当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更加清楚而正确的认识,应当准确地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给予充分的帮助。 2.加强自我调适能力 教师本身是一个压力巨大的职业,极其容易衍生出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琐事和学生之间的各种问题,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教师产生烦躁和沮丧等相关的情绪。为此,教师应当避免将自身的心理情绪输送给学生,避免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

6、应当加强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面对学生时,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他会采用心理暗示法、话题转移法、换位思考法等,将积极健康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同家长的沟通 学生不健康的心理,有些来自于家庭。如果班主任老师在不了解学生不健康心理来源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势必收效甚微。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加强同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分析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合作,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必将促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应当及时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自身的情绪调适能力,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