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11310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6、7单元教案 (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众数 计划课时1主备人石桂香二备人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还认识单是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因此,教学时要注意通过与前统计的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观察所学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教学目标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教学重难点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会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设计)要引导学生

2、从“20个身高数据中,你认为10名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展开数学思考,让学生从平均数,中位数的已有经验出发,再观察20个数据的特征,感受众数的含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要重视在多次感受众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特征(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形成找众数的方法。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汇报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不同的特点。来理解众数的意义。在教学中,重视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3、备课手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五(2)班要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想请大家帮忙选10名同学,大家愿意帮忙吗? 在五(2)班的同学中,舞姿好的同学太多了所以先选了15名候选队员。下面就请大家帮忙选出10名合适的同学。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1)课件出示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引导:大家先看一看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 (2)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3)我们选出的队员身高比较均匀合适。大家讨论一下刚才几个同学的方案哪一的合适? (4)很好。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

4、集中趋势。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下新的概念,就是众数。(5)某的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次使用该数据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所以,1.51m左右的比较合适。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做做”。 (1)咱们班的学生有没有近视眼的?(2)眼睛将伴随我们终生,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下面看一看五(1)班全体同学左眼视力的情况。(课件出示)大家仔细数数这些数据,完成第一问。 (3)根据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完成第2、3两问。 (4)大家觉得他们班的视力怎么样?你能给他们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吗?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纠正。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

5、二十四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老师巡视指导。感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是带来的成功感受。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老师巡视指导。 (1)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与前面的数据有什么不同?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四第6题。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们了解特殊情况下众数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练习二十四3、5题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众数 众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备课手册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计划课时1主备人石桂香 二备人教学 内 容 分 析本节内容是以体育方面的素材为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感受到

6、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进而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2.根据复式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3.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教学重点难点归纳复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从如何更方便地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出发,引导学生在数学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进行尝试;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展示学生合并的作品的同时,通过交流,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点。结合具体的素材,引导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展开有根据地推断与预

7、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一、自学课本问:从课本第126页例2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二、新知探究探究一: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1、 完成课本第127页例2,并交流解题心得。我发现:复式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是( ), 不同点是( )。1、 绘制复式折线图的一般步骤;(1) 整理数据。(2) 画出横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 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并用( )把各点顺次连起来。(4) 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时间。三、巩固练习1、看图回答问题。完成教材129页1、2、3、5题2、 画折线统计图在书上完成131页4题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备课手册课

8、题打电话计划课时1主备人石桂香 二备人教学内容分析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是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实践活动:打电话。 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9、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教学畅想:(1)探讨活动方案,选出最优方案。(2)研究最佳方案,从中发现规律。(3)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一、活动准备1.在学校组织的兵乓球比赛中,张强、王明、李立、赵亮分在了一组,每两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需要进行( )场比赛,请画一画。 二、 活动过程 1、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2、观察课本第132-133页情景图,讨论回答:(1) 第一个方案:需要( )分钟。(2) 第二个方案 需要( )分钟。(3) 第三个方案 需要( )分钟。 我发现:当每个接到通

10、知的队员立即通知后面的队员,每个人都不空闲时,所用时间( )。 在打电话过程中,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 )和( )的总数。三、当堂检测1、十一长假期间,校长要给10位老师发一个紧急通知,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校长可以采用哪些不同的策略?最少需要几分钟?2、灰太狼进村了。喜羊羊要尽快通知到每一只小羊,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只小羊。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5分钟打的电话,可以通知多少只小羊?(2)打了5分钟,一共可以通知多少只小羊?(3)如果有120只小羊,最少需要多少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一只小羊?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反

11、思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备课手册课题数学广角计划课时2主备人石桂香 二备人教学内容分析例,创设找瓶钙片中的瓶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例创设找若干零件中的个次品的合作学习的情境。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有效性。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优化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

12、重点难点尝试用数学的优化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天平,3瓶钙片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小组合作交流。注意体现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第一课时一、新知探究探究一:探讨找次品的方法1. 完成课本第134页例1,并交流解题心得。 我发现,最少( )次就能找到那瓶钙片。2. 阅读课本第134页例2,完成下表: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称的次数零件个数分成的份数称的次数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93(4、4

13、、1) 393(3、3、3) 294(2、2、2、3) 3 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 观察实验记录,你能发现什么? 我发现:要使称的次数最少,需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 )份,不能平均分的,要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差( )。二、巩固练习1. 有7把锁,其中6把质量相同,另有一把是次品,次品略轻一些。(1)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可以保证把次品找出来?怎样称?(2)用天平称,称1次能找出次品吗?为什么?2.(1) 聪聪要从10个同一型号的零件中找出一个重量不一样的次品,(2)明明要从27个零件中找出一个重量不一样的次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明明用的次数一定比聪聪多。(2) 明明用的次数一定比聪聪少。(3) 明明用的次数不一定比聪聪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