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10583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轻松学习的方式之一:打比方打比方是一种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贴切而通俗的比喻,能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的效果。一可以借助比喻化解难点。化学学习的难点知识比较多,同时化解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溶液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的联系时,可以从认知角度(前者是从一定的条件下溶液中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结果;后者从溶液中所含溶质相对多少的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结果)去辨析;也可以按教材的安排从定量的角度去加以分析。但是上述两

2、种方式都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借助一种比喻则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就好比人吃饭饱与不饱,吃得多与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就吃得多,没吃饱的人就不一定吃得少。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再如教学元素名称与符号时,就比喻为人的姓名。只是为了便于记忆与书写,便于交流的符号而已。又如,燃烧的条件可以形象的比喻成一个三角形,缺一边都不能成三角形,所以缺一个条件就不能燃烧。二可以借助比喻形成概念。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迁移,归纳,对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同时,运用比喻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之一。例如,相同的盐酸与碳酸,哪一种酸的

3、酸性强?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水,哪一种的碱性强?教学中采取比喻的方法,用单位长度来衡量物体的长短,用温度的多少来衡量事物的冷热程度一样。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这种方式就比较贴切,避免了灌输式讲解,呈现了概念建立的全程,同时为溶液的pH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再如,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的一只蚂蚁。三可以借助比喻归纳知识。有时,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带来便利。例如物质的组成,构成知识,内容多而杂,容易混淆,所以以“道路”为喻体,就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去理解。具体描述如下:1.一条宽敞大道。即一切物质是由元素

4、组成的。只要知道物质的化学式,便能说出物质的组成。如,氯酸钾(KClO3)由钾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组成。2.三条分支岔道。即物质由微观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时,要注意物质的构成规律,以防止走错路。例如,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镁是由镁离子,氯离子构成等。3.大路旁有一条小路。即分子由原子构成。描述这类物质时,要注意物质的化学式。如稀有气体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但是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则是分别由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构成的。四借助比喻进行感悟,内化新知,形成建构。教学中倡导体验性学习目标,目的就是强调学生体验认知过程,感悟方法。初中教学中,酸,碱,盐

5、是最重要的知识,也是综合性的知识。因此,恰当的运用比喻,自我体会的方法,也可以取得较好成效。例1。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将NaOH,K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开来,四种溶液被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学生感悟:“顺藤摸瓜”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方法。首先依据溶液的特殊物理性质,将其作为已知条件,然后顺藤摸瓜,依次找出其他物质。那么只要抓住蓝色硫酸铜溶液这根“藤”,就可以摸出氢氧化钠,氯化镁,硝酸钾这三种物质。 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反应所得的产物可以作为试剂进一步反应),不可行的方案是( )。A.锌,硫酸铜溶液,硫酸

6、亚铁溶液;B.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C.铁,锌,硫酸亚铁溶液;D.铜,铁,硫酸锌溶液;学生感悟:“中间开花”的思路非常简洁。先将三种金属按活动性强弱排序,然后让排在中间的金属与含有两边金属的盐溶液,或让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排在两边的金属发生反应。因此,B,C方案可行,由反应物也可作为试剂可知,A方案也行。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例3.在下列溶液中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将锌片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是( )。A.氯化镁溶液;B.盐酸;C.硫酸亚铁溶液;D.硝酸银溶液;学生感悟:“收支盘存”的思路可以较好的解答此类试题。这里的收入指的是溶入溶液中的气体或固体的质量,支出是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或气体逃逸的质量。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则溶液的质量增加;反之,收入小于支出,则溶液的质量减小。所以,B,C两个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去理解化学是实施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比喻这种方法是日常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新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将此手段变为学生轻松求知的助长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