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说课稿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09267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说课稿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观察物体说课稿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说课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说课稿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物体说课稿霍尔奇小学 王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内容。关于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二年级(上册)教材曾经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那时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本单元继续教学“观察物体”,从物体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

2、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等。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

3、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四、说教法:1、教法的选择: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破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并能概括这一规律。选择“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观察、猜测、验证

4、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2、教具准备: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具的准备必须充分,在这节课上,我除了准备多媒体课件,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供学生观察,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获取新知,从而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3、教学组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要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强化方法就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以问题引导,组织学生互动,教师及时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五、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

5、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观察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首先是小组合作观察药箱和其他立体图形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学生:关于观察物体,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共同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教师出示电话照

6、片)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相信学习本节课后,你一定会有个准确的答案。(板书课题:观察物体)学生在看了前两张照片后,并不能准确辨认出是什么物体,而是从第三张照片来判断是电话。学习新知前,设一个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师:同桌之间拿出准备的一个长方体,数一数有几个面?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来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生:长方体有6个面。师: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你看到了哪几个面?生1:我看到了三个面,是前面、上面和左面。生2:我看到的也是三个面是前面、上面、右面。生3:我看到了两个面,是前面和上面。生4:我看到了一个面,是前面。师

7、: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能否找到一个位置一次看完所有的面呢?(学生自由观察)师:找到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观察结果。生汇报观察结果。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没错,我们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能看完一个物体的所有的面。师:在一个位置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可以站起来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自主获得学习的体验。生1:我看到5个面。生2:我看到了4个面。生3:我看到了3个面。师:请看到5个面的同学站起来,把你看到的5个面分别指给同学们看一看该同学边指边说,而且头部来回晃动着看,并不是在一个位置上看。师: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选一个固定的位置,而不能左右动起来观察。既然你能

8、看到5个面,那请你把这5个面上的图案及具体内容分别读给大家听。因为学生们准备的立体图形都是包装盒,上面有图案及具体说明文字。生1:我只看到了三个面的具体内容,其它两个面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该同学准备的包装盒小,眼睛的余光看到了其它两个面的一小部分。师:既然只看到了其它两个面的部分内容,并不能说是两个面完整的面。说一说,你看到了几个完整的面?生1:三个完整的面。师:我们重新观察一下这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生齐答:三个面。(师板书: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师:现在我们来观察班级小药箱(课件出示),从正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生1:从正面我看到了带有“小药箱”字样的的长方形。生2

9、:从左面我看到了一个长方形。生3:从上面我看到了有 “+”图样的长方形。学生边说,师边演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辨认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体会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形状也不同。师:如果长方体的前面为正面,其它的面分别是什么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的面是什么面?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答后,师小结:这里的前面、左面、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师:刚才我们可以准确地辨认观察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那你能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吗?填写观察实验报告: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集体对照后。师问:如果 降低高度 ,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正方形)(课件出示)师:刚才我们观察

10、并且把看到的形状准确地画了下来,如果我们只看到了物体的一个面,你能猜出它可能是什么物体吗?(课件出示)生1:如果我们看到物体的一个面为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可能是正方体。生2:这个物体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的某个面也是正方形的。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现在老师又带来了两个立体图形,你们认识吗?指名说。(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生:球体和圆柱体。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根据主题图来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可以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同学研究,共同解决。放手让小组同学试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1:我们认为第一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因为球体在左侧,圆柱体在右侧,左

11、面看到的就是小组2:我们认为第二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因为球体和圆柱体的上面就是两上圆形。小组3:我们认为第三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我们是根据位置和圆柱的侧面图形来判断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想一想,从右面会看到什么图形呢,从后面呢?在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后,进一步拓展了知识,让学生独立判断并解决,知识也由浅至深,增加了难度,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变得更加抽象。生1:从右面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圆柱体的侧面,那就是长方形。而球体则被圆柱体挡住了。生2:从后面看,我们会看到和正面正好相反的图形。师:(课件出示)我们看另外两个立体图形(一个放倒的圆柱体和一个正方体),你能判断出下面的这些图形是分别从

12、哪个方向看到的吗?生独立完成。集体对照答案。师:刚才我们根据物体的一个面,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现在我们从正面看到了如下图形(课件出示),你能猜出这两体物体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吗?学生根据刚才的判断,会很快得出答案的。三、全课总结:在课的开始,我们知道三张照片都是同一部电话,现在你能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为什么第三照片很容易看得出,而前两张却不能了吗?(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希望从现在起我们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深浅度上,我先让学生判断了较容易,很浅显的问题,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逐步加深。经过判断、画形状、猜,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摆一摆来解决例2时,学生准备的圆柱体和球体不够充足,如果不是四人准备一份,而是两人准备一份,那么学生在实际观察时,会简单得多,因为四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面和方向与位置都不同,所以在判断上个别同学理解错误。在课堂上曾出现这么一段小插曲:让学生判断例2中的第一幅图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有个同学把左右方向弄混,指着左面说是右面,这时有反应敏捷的同学及时帮她纠正了。 本节课,我并没有把练习单独拿出来完成,而是摆练结合,新知与反馈结合,让学生学习的新知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