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09173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壁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样本.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鹤壁市人民政府文件鹤政 8号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各县、 区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鹤壁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三月三日目 录第一篇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1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二章 战略任务5第三章发展目标7第二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0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10第五章 优势产业11第六章 工业转型15第三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7第七章 循环经济17第八章 资源节约20

2、第九章 污染防治23第十章 生态保护24第四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6第十一章 城镇化26第十二章 城乡一体化31第十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2第五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39第十四章 生产型服务业39第十五章 生活型服务业42第六篇 构建和谐社会45第十六章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46第十七章 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保障能力47第十八章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48第十九章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51第七篇 保障措施51第二十章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52第二十一章 实施科教兴鹤和人才强市战略54第二十二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57序言 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

3、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根据中共鹤壁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编制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篇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五”发展成就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 市委、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突出发展主题, 加快工业化、 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着力实施工业强市、 龙头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招商

4、引资、 大项目建设、 国企改制、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等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为”十一五”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初步预计,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6.05亿元, 年均增长13.9%, 经济总量比”九五”末翻了一番。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3000元, 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 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 年均增长23.9%, 经济增长的质量显著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03.6亿元, 年均增长34.8%, 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明显增

5、强。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二、 三产业比重达到82.4%, 比”九五”末提高4.9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7%, 比”九五”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就业结构发生转折性变化,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降低到47%左右, 比”九五”末下降15.2个百分点。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总投资22亿元的电厂二期工程投产发电, 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4万千瓦。总投资46亿元的电厂三期工程和总投资13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

6、水泥二期、 三期连续扩建工程相继建成投产, 全市新型干法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总投资近10亿元的盘石头水库基本建成。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 总里程达到1611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73.8公里/百平方公里, 居全省前列。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超过140亿元。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任务, 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 比”九五”末提高13.5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进一步形成。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顺利完成了粮食流通企业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和农

7、信社改革的任务, 交通、 科技、 教育、 卫生等项改革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坚持新区、 老区、 县城和重点乡镇协调发展, 城镇化快速健康推进, 全市城镇化率超过42%, 比”九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居全省前列。新区框架拉大到38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达到17.2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10万人, 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总投资9亿多元的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进。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 成功创立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国家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经过省级验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了

8、农村八年义务教育向九年义务教育的过渡, 小学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4%, 创立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实现了我市普通高等学校零的突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控制在4%以下,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9元,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年均增长1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98元, 年均增长14.9%。总体上看, 五年来我市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多实惠,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战略起点, 进入全新时期。专栏1 ”十五”

9、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十五”计划目标”十五”预计完成绝对量年均增长( %) 预计年均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3510186.05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90001300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598.1123.9三次产业结构13533417.659.423.0畜牧业比重( %) 55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累计120累计203.634.8城镇化率( %) 4042.3年末总人口( 万人) 150 144人口自然增长率( ) 84.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55007789814.9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28206346910.5初中

10、毛入学率( %) 98以上100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4森林覆盖率( %) 2021注: 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 计划目标为 的价格, 预计数为当年价格, 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十五”前四年分别为7.94、 4.79、 4.23、 4.12; 城镇登记失业率, ”十五”前四年分别为1.1%、 1.5%、 2.7%、 2.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增速未扣除价格因素。第二节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新的腾飞的关键时期, 也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能够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内外产业调整和转

11、移加快,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 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更加有利; 国家建设北京至郑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长治经鹤壁至泰安铁路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将进一步强化我市区位优势;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全省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和产业密集区, 我市被列为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市, 煤化工、 汽车及零部件、 食品、 服装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被列为省重要基地之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更多机遇;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省委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我市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 加快城镇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备有利条件; 大项目建设将为经济发展备足后

12、劲, 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全市上下形成了团结奋进、 勤政为民、 干事创业、 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越来越强。同时,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升级任务较重, 资金、 技术、 人才对经济快速增长的制约比较突出。总体上看, ”十一五”时期, 我市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抢抓机遇, 应对挑战,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 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1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工业化为核心, 围绕调整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三大产业基地”, 做大特色产业, 建设特色城市, 加快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力争特色产业全国有名、 支柱产业省内靠前、 人均指标全省领先、 经济总量快速翻番, 加快建设”富裕、 文明、 和谐、 生态”的新鹤壁, 努力为中原崛起做出较大贡献。”十一五”时期,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抓住一切发展机遇,

14、 千方百计谋发展、 促发展。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使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又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使结构更合理, 发展更协调, 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高效利用资源,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进步, 开发人力资源, 加强自主创新, 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实现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

15、进产业发展、 集聚和人口转移, 建设生态城市、 特色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积极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使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加强利益协调,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解放思想,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一节发展定位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充分利用我市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