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089971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变学困生工作实录及个案分析工作十年来,我深深地懂得,爱心是转变学困生的感情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有耐心,有细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具备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其实,“学困生”也并非是绝对的学困,只是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暂时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阶段性基本要求而已。所以,“学困生”除非是天生弱智或大脑有问题,大多数的“学困生”并非“不可雕”,而是“孺子可教”。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学困生”转化是有可能的,并且是能够取得丰硕成绩的。在二年的教学生涯中,在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我不怕困难,充满信心。始终

2、以爱心、细心、耐心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感化他们、去引导他们。因此,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爱”字当头,真情感化众所周知,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是牵连师生关系的一条割不断的红线,也是后进生转化的内动力。因此,我在平时,总是用“爱心”去滋润学困生: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关怀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心情,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挽救他们,而并不嫌弃他们。二、细心观察,发现学困生优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确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若能及时“点化”,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三、“耐心”-教育“学困生”的有效手段。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一种正确的观点,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地进行诱导教育。个案分析:2009年的崔节磊同学,由于家庭环境不好(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无人管教)而热衷于“网上游戏”。一段时间内,他思想退步,成绩下降,由原来的上中等而转为学困生。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主动与其接近,作深入细致的谈心:讲明上网并不是坏事,从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但迷恋上网就会影响我们

4、的学业和健康成长,就变成了坏事。听了我一番充满爱心的话语,他深有感触。并决心痛改前非。事实上,这样做远比一般的说教,频繁的批评,粗暴的训斥效果要好得多。宋永川,男生,家住怀远县淝河乡庙东村,进校时成绩很差。父母离异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家中无得力亲人关心,体贴和照顾,二年级时他便染上很多恶习。爱吃零食,爱和同学打架,爱偷拿同学的东西。班里不少学生到我那里告他的状。面对这种情况,我在经过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后,多次找他谈心,并到他家中同他奶奶谈论如何帮助他,又通过电话和崔北春远在外地的父亲取得联系。学校,家庭,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他小小年纪也知道深受感动,发誓不再做影响同学的傻事了。从此以后,虽然对以前做过的错事很少再干,但在学习上还有些波动,但我与他进行了很好的沟通,能够以诚相待,逐渐就使他走上了学习的轨道,渐渐地他的学习有了起色,也不爱吃零食,不爱和同学打架了,爱拿同学东西的坏毛病更是彻底地改掉了。最让人高兴的是,宋永川在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测试分数达到良好的标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