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08654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冬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预防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 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更应注意预防。一、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 疹、水痘、风疹等。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 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 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2、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 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

2、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 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 人成批出现。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 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 生命之虑。3、麻疹:是由麻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诊粘膜斑和 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极强的疾病,传播迅速。4、水痘: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 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 较少。大部分情况下

3、,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5、风疹: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三、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1、病人或病原携带者 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出来的唾沫将夹在里面的病菌传播 开来。2、带病菌的灰尘是传播的一个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随 地吐痰或乱擤鼻涕,这些痰、涕干燥后夹在里面的病菌就会随灰尘 到处飞扬,一旦被人吸入就会感染。3、手是传播病菌的另一帮凶。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当病人拿了书本、物品等,在这 些物体表面留下大量病

4、菌,如果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这些东西,就能 沾上病菌,如果事先不彻底洗手就去摸鼻子,病菌就可能从鼻孔进 入呼吸道而感染。四、冬季常见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1.每天开窗通风,保 持室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2. 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 超市、肯德基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3.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 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4. 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 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 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6.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

5、大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7.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8.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9. 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10.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11. 如有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 延。12.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 病的流行与传播。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预防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 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更应注意预防。

6、一、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 疹、水痘、风疹等。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 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 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2、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 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 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 人成批出现。普通感冒

7、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 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 生命之虑。3、麻疹:是由麻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诊粘膜斑和 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极强的疾病,传播迅速。4、水痘: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 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 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5、风疹: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病人出疹前1周到

8、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二、冬季为什么易流行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外界气温较 低,人们在室活动的时间较多,彼此间密切接触机会增多,增加 了呼吸道传染的传播机会。冬季天气冷,气候干燥,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刺 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缩,造成局部贫血和营养障碍;另 外,室通风换气较差,一些有害病原体繁殖后,也能刺激呼吸道 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预防机能降低。三、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1、病人或病原携带者 讲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出来的唾沫将夹在里面的病菌传播 开来。2、带病菌的灰尘是传播的一个帮凶。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随

9、地吐痰或乱擤鼻涕,这些痰、涕干燥后夹在里面的病菌就会随灰尘 到处飞扬,一旦被人吸入就会感染。3、手是传播病菌的另一帮凶。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当病人拿了书本、物品等,在这 些物体表面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用手接触了这些东西,就能 沾上病菌,如果事先不彻底洗手就去摸鼻子,病菌就可能从鼻孔进 入呼吸道而感染。四、冬季常见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1.每天开窗通风,保 持室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2. 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 超市、肯德基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3.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 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

10、手或擦净。4. 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 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 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6.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每 大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7.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8.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 动时间。9. 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10.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11. 如有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 延。12.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

11、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 病的流行与传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 疹、猩红热、甲肝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除甲肝外)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 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 菌者。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较容易传播,会 对大家工作和学习带来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 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一、季常见传染病: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 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

12、酸痛不适等, 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 般10天左右可治愈。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 咳嗽、流涕、 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三 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 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三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 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成人感染症 状加重。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10岁以的小儿多发,但任何年

13、龄均可传染,临床上往往丘 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 面、四肢,而手足较少,瘙痒。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可治愈,传 染源主要是病人,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 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4、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 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 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 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5、风疹风疹是一种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 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

14、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 全身只需要1天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 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6、猩红热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 日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 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 部充血潮红,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儿 童少年多发。7

15、、甲型病毒肝炎由甲肝病毒引起,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 潜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发热、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的症状。不典型病例则刚发病时的症状与上感相近,应注意观察。及时隔离、及早治疗,能完全治愈。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 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阻断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会终止。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物动物。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 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 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1.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 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 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 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