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08649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活动.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研究性和社会实践活动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回收状况调查与研究在如今的生活中,各种各类的电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当电池用过以后,人们又是 如何处理废电池呢。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活动指导:(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废旧电池的认识是否全面,对废旧电池回收的是否具有自愿性,对国家政府这方面政策是否有看法。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您是否经常使用电池?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您买电池是否考虑到环保问题? A、有 B、无 3、您对使用后的电池如何处理? A、随手乱扔 B、扔进专门垃圾桶 C、到有关部门交纳 D、自行收藏 4、您对废旧电池的危害了解吗?A、完全了解 B

2、、了解一些 C、一点都不了解 5、您认为废旧电池的危害如何? A、很严重 B、一般 C、不严重 6、您认为废电池回收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随便 C、没必要 7、您认为中国现在的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做得如何? A、很好 B、马马虎虎 C、不好 8、您认为国家政府对电池回收工作宣传力度如何?A、很强 B、一般 C、不大 (二) 发出倡议参与课题研究的同学们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发出倡议:保护环境、关爱身边的环境,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我校全体师生员工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回收废旧电池做起,行动起来吧!只要人人都关注环境,将来的世界永远属于我们人类自己。我们的口号是:“爱

3、就在随手之间,举手做环保,明天会更好。”(三)积极行动1、查阅资料、出手抄报指导同学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并出一份相应的手抄报。如:废旧电池的危害、废旧电池的回收、废旧电池的处理、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发达国家如何处理废旧电池?等等。2、进行宣传组织同学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在校园内宣传。组织同学发宣传单或展板到社区、公共场所等进行宣传。3、废旧电池的回收设置回收箱每班设一个回收箱、学校门口设两个回收箱。定时回收要求班长每周定时把回收的废旧电池统计送生物老师办公室,同时派一名学生负责学校门口两个回收箱里废旧电池的回收统计。4、 实验:“探究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种子萌

4、发的影响”;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生活的影响”。5、对处理废旧电池的设计电池的回收并不代表废旧电池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保管是暂时的,还要考虑如何再利用。回收之后,我们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再利用,让这些废旧电池彻底消失。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合理可行,经济实用的方法。 起到一定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四)总结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讲过一段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

5、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传统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从有问题-没问题,而探究学习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近代著名陶行知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倡“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的新问题。”例如,学生对“洗茶具”、“皮鞋”、“烧开水的学问”、“洗头发”等传统方法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用鼓励性言语激发诱导,调动他们发表意见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合理时,就不能用“不对”、“太差”之类的话语扼杀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而要用勉励性的言语婉转地说出“不对”之类的话,鼓励学生勇于发问,表扬他们的点滴思维成果,以引起探求结果的兴趣,挖掘创新的潜力。学生发现问题后,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要求学生要做到:问自己、问工具书、问课本、问同学。在众多的答案中,也许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是一些“误见”,但跟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多的是创见,是合作探究的体现。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发现了问题,而且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互相解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并运用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