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085809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盆解剖附图【参考借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髂耻线:即髋臼前柱内缘线,起自坐骨大切迹上缘向下延伸至耻骨结节,该线中断提示有前柱或前壁骨折。 髂坐线:即后柱线,起自坐骨方形区的后45与前15的交界线向下延伸至闭孔后缘的弧线,该线中断提示有后柱骨折。u形线:即泪滴线,髋臼前后位片,泪滴是髋臼四边体和髋臼窝在切线位的成像。由髋臼最下和最前面部分的边缘和坐骨方形区前方平坦部分的边缘相连而成,可用来判断髂坐线是否内移。泪滴是区分髋臼前后柱的标志。 儿童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1/3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1/3皮质线形成。成人泪滴影的内脚由髋臼窝盆腔侧中1/3或后1/3皮质线形成,外脚由髋臼底中1/3或后1/3皮质线形成。内侧支相当于闭膜管

2、的起始部,外侧支相当于臼窝的前部。髋臼阴影的上段粗而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U”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髋臼顶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由髋臼外上角向内延长至u形线外侧支之末的弧线,该线中断说明骨折累及负重区。方形区或四方体(quadrilateral area):髋臼中间无软骨的髋臼窝,是圆韧带的附着部分,四边形骨面是组成真骨盆外侧缘的骨性平面,紧邻髋臼内侧壁;髂耻隆起:直接位于股骨头上方的前柱隆起;二者均较薄,并邻近股骨头,限制着可用于该部位的内固定类型。偶尔存在于髂外动脉或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之间的粗大交通支,有“死亡之冠(corona mortis)”之称。意义: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时,如未能结扎该交通支,随着髂外血管的游离,可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以上内容转载自骨科小将博客1/仅供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