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9.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08318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9.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莆田中山中学 林丹一、导入语:(聆听醉人的月光曲,欣赏诗意的月光图)月是轻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下来,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霜。凝视着月,久久不忍将视线移开,那洁白如玉的月似乎羞了。匆匆地顺手牵了一片薄云,遮住了秀美的脸,一切变得朦朦胧胧。如此纤尘不染的月光,使得多少人驻足欣赏,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勾起多少诗人的情怀?(过渡语:)今天让我们在如此秀美的月色中继续来欣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二、整体感知 叙 ( 夜游 )之事 写 ( 夜色 )之景 抒 ( 闲人 )之情三、叙“夜游之事”思考:作者为什么在初冬的夜晚,会走出户外,去寺庙游玩?(1)、作者贬谪黄州,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2、(2)、因为月色很美,想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过渡语:)到底是如何秀美的月色,才能使心情郁闷的苏轼,在初冬的夜晚,走出户外去欣赏呢?四、品“月色之美”本文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有哪些?苏轼用了什么手法把月亮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和诗意?方法提示:如何鉴赏文言文中的“景语”?1.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 形容词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比喻 拟人 排比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 想象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4.透过“景语” 揣摩“情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赏析:“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的温柔、体贴、多情。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在作者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情况下主动

3、来慰藉他那颗孤独的心灵。作者顿时睡意全消,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月色 空明澄澈 静藻荇月影(竹柏影也)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动赏析: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过渡语:)在如此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月色中,作者苏轼抒发了自己怎样的“闲

4、人之情”呢?五、悟“闲人之情”品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背景1.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说苏轼以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被长时间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思考:政治上遭受打击、不被重用的闲官,会有怎样的心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背景2.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五十亩荒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自笑平生为口忙”。思考:生活如此

5、艰难忙碌,为何还称自己是“闲人”呢?具有闲情雅致、热爱生活、心胸豁达,懂得自我排遣。“闲人”是一种自嘲。小结:悟“闲人之情”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闲”字的情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六、拓展延伸资料补充:(1)苏轼坎坷而豁达的一生“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2)坎坷人生 豁达胸襟贬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小结:苏轼一生旷世奇才、坎坷人生、豁达胸襟、性情中人。拓展延伸悟人生哲理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范例: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