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081648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师教育随笔对教育的思考台头镇张庄幼儿园宫艳华现在的教育体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上下不能贯通,导致机械式教学模式堂而皇之,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形成了很大的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老师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只追求量化而忽略了质的重要性,一个真正好的老师是理性的,会通过自己的勤作,把一些量化的问题系统的进行质化,特别体现在课外作业上,教育部规定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年级有一个时间的限制,以中等学生完成的时间为参照。这实际就反映出一个问题,要求老师的专业水平更高,为之付出更多。对于学生用多出几倍的时间来完成的作业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梳理,精简,以通俗易懂的内容面对学生,最大限度的由量化转为质化

2、,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使的文化和素质齐取并进。现在的大多数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上也有很大的攀比性,认为自己的哪门课,作业少了就像是占了下风,吃了亏。不去理性的,逻辑的把所涉及的内容质化,优化。还有一部分老师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就像,走形式搞过场,总是机械的去教一些东西,没有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付诸于行动,反而把更多的精力去侧重思考一些关乎自己私人的一些问题。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现行教育模式的牺牲品。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文化的教育实质是把吸取的理论知识经过吸收和消化,使之产生一定逻辑性,增加开创性,增强更高的驾驭性。换句话说现在的教学方式只为一部分学生所适应,无论精力和心理,促进了学生成绩高与低的落差,差生久而久之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了尽心尽力的动力,形成了教育对于学生的不平等。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是广泛性的面对所有等差的学生的,目标是发掘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好生与差生并重,形成一种平衡,对等的教学模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