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图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08032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知识图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知识图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语文知识结构图解全书知识结构图解单元课题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一人生感悟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短文两篇蝉 贝壳4.紫藤萝瀑布5.童趣这就是我1. 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2. 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处一一对应。3. 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前面大部分篇幅写景,后面联系到人,揭示出关于人生,生命的一些启示,获得人生的启迪。4. 认识象征的表现手法,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及其作用。5. 了解叙事散文中的做铺垫,埋伏笔,并能够分析其作用。6. 了解文言虚词“之”“而”“其”的作用,能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其

2、用法及释义。7. 认识四种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掌握四种句式的特点及判断的标准。8.学习解释文言词语的两种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二理想信念6.理想7.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8.人生寓言9.我的信念10.论语十则生活处处有语文1.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2.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处一一对应。3.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认识“顶针”这一新的修辞手法,并了解其作用。4.能读懂寓言,准确体会其中蕴含的寓意。获得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5.积累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准确释义,分析用法。进一步熟悉虚词的用法。6.在学习文言文的

3、过程中,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个人文化素养。 三自然风光11. 春12. 济南的冬天13. 夏感14. 秋天15. 古代诗歌四首感受自然1. 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2. 能对近义词加以辨析,学习辨析词的方法。3. 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4.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5. 能分析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理解其作用。6. 能体会写景散文生动形象,清新隽永的语言特点,理解其好处。7. 能分析文章在写景时采用的写作顺序,在写作中学习他人的方法.8. 积累古典诗词,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四神秘

4、的自然世界16. 化石吟17. 看云识天气18. 绿色蝈蝈19. 月亮上的足迹20. 山市月球1.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2.进一步了解辨析词辨析的方法。3.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4.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5.丰富地理知识,气象知识和植物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6.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认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7.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增强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五浓浓亲情21. 风筝22. 羚羊木雕23. 散步24.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荷叶25.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我爱我家1. 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

5、准确理解字词意思。2. 了解病句的几种类型。3. 认识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学习如何找出句子的主干。3. 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4. 进一步阅读叙事散文,掌握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5. 能根据重要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6. 认识叙事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了解其作用。7. 在阅读中感悟浓浓的亲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六神奇的想象26. 皇帝的新装27.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28. 女娲造人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0. 寓言四则人类的起源1.积累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准确理解字词意思。2.继续熟悉病句的几种类型。3.进一

6、步认识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会寻找句子的主干。4.了解作家作品,能将作家作品,篇名出处相对应。5.认识几种不同的文学体裁:童话,神话,寓言。了解各自鲜明的特点。6.进一步运用默读法,在快速默读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7.知道寓言或是童话中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启示。 七年级(下)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单元课题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一成长足迹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爸爸的花儿落了3. 丑小鸭4. 诗两首5. 伤仲永成长的烦恼1.积累每篇课文的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2.熟记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地将篇名,作者与出处一一对应。3.学习抓住文章思路,

7、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4.学习阅读叙事类散文,小说,童话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的一般方法。5.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饱含感情色彩的语句,并进行积累,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库。6.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会成长的喜悦烦恼,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爱国主题6. 黄河颂7. 最后一课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 土地的誓言10. 木兰诗黄河,母亲河1. 积累本单元生字生词(音,形,义)。2. 积累文学常识,对作家作品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梳理总结。3. 赏析文中精彩的段落和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积累妙词佳句。4. 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国情

8、,增强社会的使命感。5. 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民共同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树立正确的社会观。6. 注意培养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走近名人11. 邓稼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 音乐巨人贝多芬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 孙权劝学我也追“星”1. 积累字词。2. 了解作家作品。3. 掌握传记的常识。4. 学习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5. 揣摩感悟文中的语言文字,能分析其表达作用,并进行积累运用。6. 学习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个性。7. 探寻名人的足迹,学习他人的崇高品德和感人精神,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 四文

9、化艺术16. 社戏17. 安塞腰鼓18. 竹影19. 观舞记20. 口技介绍剧种1. 识记并理解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 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3. 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并了解这类题的解题思路。4. 体会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富有感情的特点。5. 通过阅读,学会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6. 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与技巧。7. 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8. 通过学习,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五探索挑战21. 伟大的悲剧22. 在沙漠中心23. 登上地球之巅24. 真正的英雄25. 短文两篇探险1. 积累课文中的字词,准确识记音形义。2. 识记

10、课文的作者,了解其背景知识。3. 掌握快速默读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4. 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5. 理清故事情节,认真理解重要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6. 学习用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7. 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集体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六动物世界26. 猫27. 斑羚飞渡28. 华南虎29. 马30. 狼人与动物1. 识记课内字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义。2. 积累文学常识,会根据作家作品横向或纵向联系。3.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主旨。4.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5. 体会作品中蕴含

11、的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6. 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7. 提高对不同文学体裁的整体感知能力。8. 激发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八年级(上)语文知识结构图解 全书知识结构图解单元课题写作话题 重难点解说,考点梳理一战争与和平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 芦花荡3. 蜡烛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心5. 亲爱的爸爸妈妈拒绝战争,呼唤和平1. 积累课内字词,音形义过关。2. 识记作品作家,能准确的对号入座。3. 掌握新闻的特点及结构,能概括新闻的要点。4. 会给新闻拟标题,或补充结语。5. 全面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学习小说的阅读方法。6. 了解

12、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并在写作中进行尝试。7. 走近名人,探寻名人的思想。8. 远离战争,呼唤和平。二爱6. 阿长与山海经7. 背影8. 台阶9. 老王10. 信客让世界充满爱1. 识记课内重点字词。2. 掌握课内文学常识。3. 全面了解鲁迅的创作,全面了解其作品及其分类。4. 进一步走近叙事散文,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掌握叙事散文的阅读规律。5. 学习名家通过事件,运用不同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6. 了解叙事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7.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8. 感受作品中弥漫的浓浓的爱意,让世界充满爱。三建筑园林,名胜古迹11. 中国石拱桥12. 桥之美13. 苏

13、州园林14. 故宫博物院15. 说“屏”介绍一座建筑1. 积累课内重点字词。2. 识记文学常识。3. 进一步认识说明文,准确把握说明文特点。4. 全面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5. 能对文中的说明要点概括。6. 认识我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7. 能对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进行总结,熟悉常考题型并会分析解题思路。 四探索自然16. 大自然的语言17. 奇妙的克隆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19. 生物入侵者20. 落日的幻觉走上辩论台(议论文)1. 识记课内字词,音形义过关。2. 积累文学常识,识记篇名作家作品。3. 进一步认识科技小品文,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4. 能按照要求从文中筛选重要的信息,概括说明的要点。5. 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五古文魅力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陋室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