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员自我介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07973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人员自我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人员自我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人员自我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人员自我介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人员自我介绍参考我叫*,*区第*中学*课老师,*年以优良的成绩考入*学校*系,在校期间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年*科毕业,同年年初分配到*区第*中学任教*课,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当时那个班级是二年连续更换四位班主任的差班,工作中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大胆改革,重选班级干部,带着学生积极与科任老师亲密配合,团结协作,同时也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班级学习成绩各纪律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的工作经历如下:-*年任班主任工作*-*年在*省优秀教育成果评奖中,论文*获省科研等奖。*年在*区*大赛中荣获指导老师*等奖年*月在*教评活动中以*获*等奖年制造的*在区第届*展览中获8等奖*年以优良成绩考入省*学

2、院*系*科,*年毕业。我本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年任教以来,不断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工作中我不断研究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究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化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老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教育工作中,我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面对有限的课时,我以改革精神探究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把提高教学效益

3、当作首要任务,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课前精备,是指上课前把功夫下在深化研究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材料,精心设计课堂构造及教学方法上,特别是认真研究怎么样“用最节约的时间、最简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才能”。课上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才能点、思路和规律,激活课堂气氛,教得生动,学得主动,充分发挥课堂潜在功能。课后精练,是指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本着质量高,数量少,内容精,方法活,方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分配,严格操纵作业数量。先后担任*年时间班主任工作。积极

4、探究班级治理新路子。所带班级班风纯粹,学风较端正。倡导“严谨、务实、启智、育人”的教风,不断加强本身师德,提高业务素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国家、爱社会、爱别人的时代青年。爱学生如亲人,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予以更大的支持,对成绩或生活情况较差的有自悲心理的学生予以鼓舞和协助,日常通过班会、团活、升旗、宣传栏等方式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舞学生竟选学生干部,树立起自强自立精神。我提出的“抬头做人埋头学习”的要求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学中我认确实调查研究,谦虚向同仁学习,对五中的老老师们,我一个一个地访问请教。不断吸收别人的经历,以丰富本人,使本人成长进步的速度快

5、,班级治理中我可以创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气氛,尊重学生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具有能激发学生制造渴望的教学艺术。应该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对好质疑、好提“怪”咨询题、答复下列咨询题超越课本的学生,应持热情欢迎的态度。要鼓舞学生超过老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决心,鼓舞学生的制造性;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遵照的准则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注重研究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遭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我大胆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式,将“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变成授课、实践和竞赛等双向交流的多种方式并存,活泼了课堂气氛。我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加强了教学直观性、兴趣性,遭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在提高应用才能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究。学习是手段,制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学生时我以培养才能,开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思维才能及制造力的培养为打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全面浸透制造力培养的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在探究中小学生制造性思维规律,开发中小学生制造潜能的途径等方面获得了打破性研究成果。天道酬勤,我相信我坚持努力下去,定能在老师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