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07762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 李建兵教学领悟陕北丧葬习俗中有一个程序是盛含。盛含:给死者入殓时在棺木底板上面摆放七枚铜钱,呈北斗七星图案,并给亡人口中含铜钱,也有放镍币或银元的,这就叫盛含。它是古代丧仪之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之类,表示不忍见死者张着嘴,又一说:亡人到了阴间,见了阎王,阎王会问:“你辛苦挣了一辈子钱,那么挣的钱在哪儿?”亡魂便把口中的钱币吐出理直气壮地说:“在这里”,否则会受到阎君和小鬼的歧视和嘲笑。 丧葬盛殓时,棺材内底板上铺七枚铜钱,状类北斗七星图案,这种习俗在现时的北京、兰州等地也有。 据考古发掘得知:1999年10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家口市沽源县域梳妆楼

2、内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座元代墓葬,墓穴由砖墙和木椁隔为三个墓室。西室柏木棺内距棺底5厘米有一层隔板,隔板厚3厘米,上面有七个圆洞,其排列形状与北斗七星一致。棺内有丝质上衣,上有梵文。2008年12月,广西上思县出土可能是明代或明末清初的古墓葬,棺材底板上有七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按照“北斗七星”的勺子状排列,七枚古钱币放置在排列成“北斗七星”的七个小孔内,小孔之间有线条相连。1957年发掘明十三陵葬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时,发现万历皇帝尸体姿势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传说朱元璋贫贱时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双双因瘟疫死去,朱元璋因家贫不能棺殓。次日与其兄抬着父亲的尸体山莽草葬,将抵

3、山麓,忽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村寺。第二天拂晓,朱元璋急忙去看,见父亲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朱元璋自觉奇怪,遂把准备抬柩的六尺扁担放在地下,坐于其上,累了,就仰躺在扁担上,四肢伸展,不一会儿,有一老道经此,看到朱元璋整个身子和扁担恰好组成了一个标准的“天”字;老道正觉惊奇,不料朱元璋无意中侧了侧身子,头一低,手一缩,脚一钩,腰一弯,又睡着了。老道说现出“天子”二字。有人说,老道说的不对,说朱元璋的睡觉形状是“北斗七星”,当皇帝是上符天象。后来朱家祖孙入葬的时候都采取这种方式摆身子。这有待发掘考证。但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确是如此。出土类似有“北斗七星”图案的古墓葬还很多。历史上,这

4、种皇室贵胄和平民百姓墓葬里出现“北斗七星”图案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者们认为有两点:“北斗七星”能指引死者升天。“北斗七星”式的S形最能“聚气”。其实确切原因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相关链接: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人们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