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07617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为了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我校积极探究适合符合 实际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机制,经过几年的进展,学校形成了 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成果丰硕、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 校教师中的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8%,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 全国榜样教师 1 人,陇原名师 1 人,甘肃省特级教师 1 人,甘 肃省劳动榜样 1 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5 人, “省园丁”奖优秀教师 5 人,“省园丁”奖优秀教育工 XX1 人, 省级“师德标兵”1 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4 人,市级学科带头 人 1 人,市级骨干教师 21 人,市级青年教学能手 12 人,市级 劳模1人,市管

2、拔尖人才2人,市级优秀班主任 3人。一、制定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系列治理办法 我校先后相继制定了岷县一中教学治理暂行规定岷县 一中教学评价手册岷县一中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岷县一中“首 席教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实施办法, 以及岷县一中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 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把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完善规章 制度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始终。强化责任人意识,明确校长 是第一责任人,教研组、备课组是基本培训单位;教研室主任、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 研究者;强化治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用以规范和约束教师 的自律行为。以岷县

3、一中“首席教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 新秀”评选实施办法为例,评选教学新秀要教龄1 年以上,教 学成绩突出,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或在学校说课大赛中获等次 奖;评选教学能手要求教龄在 5年以上,教学成绩突出,有一定 的教研成果,获得过县级以上综合或教学竞赛奖励;评选教学名 师要求教龄 10年以上,教研成果丰硕,教学成绩突出,在指导 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首席教师则要求教龄在 15 年以上,在教学名师中产生,为本学科带头人,在县内外有一定 影响。每年评选一次,学校为获得相关荣誉称号的教师发放荣誉 证书、购书补贴,对于“教学能手”及以上称号获得者还每月发 放一定数目的津贴(20X

4、X年以后,这项津贴被有关部门叫停)。 迄今已评选十届,一大批优秀教师获得成长,如获得第一届“首 席教师”称号的姚志忠老师后来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陇原名 师。二、制定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展计划学校自 20XX 年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来,每三年为一届,届 满时,从副校长到一般教师,都重新进行一次全员竞聘上岗。教 师聘任结束之后,学校会根据岷县一中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 的要求,指导每一位教师制定“岷县一中教师个人专业进展计划”, 在个人专业进展计划书中,教师首先要制定自己三年的职称目标、 治理能力目标、教学能力目标、班主任能力目标和学历目标,如 教学能力目标,可以分为学校教学新秀,学校教学能手或县级骨

5、 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学校教学名 师,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学校首席教师;特级教师或陇 原名师,等等。然后,具体从教学成绩、专业培训、教学竞赛、 论文发表、课题研究、辅导学生、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具体列出 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学校保存,在学年末进 行抽查对比,一份由教师个人保存,用于日常对比自省。教师在 上交计划的同时,还需要向学校汇报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 及需要学校提供的支持。近几年,学校正是根据教师的意愿,大 批外派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大量购置教师成长专业书籍, 订阅了大量权威核心及专业期刊,设立了专门的教师阅览室,供 教师阅读、品茶、

6、休憩。三、实施了青蓝工程和结队帮扶计划 青年教师的专业进展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青年教师 的素养意味着学校的潜力、学校的未来、学校的希望。我校 30 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40%以上,他们基本素养好, 有活力,充满朝气,可塑性强,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缺乏必需的 教学经验和科研意识。因此,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既是关注青 年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也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进展。为了帮助 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掌握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基本技 能,早日成为骨干教师,我校制定并实施了青蓝工程和结队帮扶 计划。学校为每一位新进校和新上高一级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及 班主任,安排一位导师,进行师徒结队帮

7、扶。每学年初,学校举 行结队帮扶仪式,作为导师的“老教师”要为青年教师制定研修 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学习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参,制定本学期教 学工作计划;研究课堂教学的教法和学法;定期上观摩课,进行 观摩和讨论,提高课堂的技巧;定期听课,进行讨论、总结经验, 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研究新授课、复习课、等种种课型 的课堂教学方法;制定期中和期末的复习计划,学会进行考试后 的成绩分析和评估。学年末,师徒一起考核,优秀者共同表彰, 末尾者,共同担责。就这样,不但青年教师得到了成长,“老教 师”们也得到了进步。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关系到学校新课程实施能否取得成功的 关键。没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和远大抱负的专业队伍, 任何改革都不会长久。教师专业化进展的途径是多样的,除了上 述几点之外,我校还从教育教学的实践着手,立足于构建以人为 本的进展性评价体系、倡导自我教学反思、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 研究、加强校本培训等。这都有利于教师成长过程时空距离的缩 短,加速教师队伍业务素养的提升,造就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