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07150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学 院、 系 室作物科学学院农村区域发展系课 程 名 称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专业、年级、班级农村区域发展2007级主 讲 教 师朱朝枝 教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章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每章的顺序)标明序号。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3、

2、教学课题:指与该课程相联系的研究方向,是体现大学教育特色的一个依据。4、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5、课时分配:要注明本章的总课时,并具体注明其中每节的授课课时。6、教学目的:要能体现大纲和本章节两个层次的教学目的。7、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8、教学方式、手段、媒价: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9、板书设计:可根据课程性质、内容,自行设计。10、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

3、,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11、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并具体标明,参考书目的哪个章节和页码。12、日期的填写系指本章授课的起讫时间。13、教学后记:指心得与体会,可课后填写入本表格。14、教案必须严格按本表格格式填写清楚,若出现哪个模块不够填写,可在该模块下进行延伸。备注:1、教案必须从下学期期初起每学期按所授课程做。2、每位教师做完每门课程的教案后,即在每学期的放假前一周,必须把该教案的电子版本上交到学院,学院将每学期汇总一次,进行保存。交教案的方式为直接把电子版教案用软盘拷贝到学院或通过邮箱发到学院,但要在主题上标明哪个系、任课教师的名字及课程名称。 3、教师

4、从下学期期初起,上课时必须要带齐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花名册。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教案 编号:1总课时安排:4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6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科技功能的辩证性思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科学第二节技术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第四节 科技发展阶段划分第五节 学习目的与意义课时分配:第一节科学(1学时)第二节技术(1学时)第三节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学时)第四节科技发展阶段划分(1.5学时)第五节学习目的与意义(1.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

5、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熟悉科技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了解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一节 科学*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二、科学的特征和属性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技术的特征和属性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四节 科技发展阶段划分 一、古代科学技术(16世纪以前) 二、近代科学技术(1619世纪)三、现代科技(20世纪以来)第五节 学习目的意义一、为科学服务二、为育人服务三、为现实服务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教师讲授为

6、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实例分析。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二、科学的特征和属性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技术的特征和属性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四节 科技发展阶段划分 一、古代科学技术(16世纪以前) 二、近代科学技术(1619世纪)三、现代科技(20世纪以来)第五节 学习目的意义一、为科学服务二、为育人服务三、为现实服务讨论:科学与技术涵义的发展参考书目:1 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全林.科技史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 现代科学

7、技术基础 周光召主编,群众出版社,2001年.教学后记:教师姓名: 朱朝枝 职称: 教授 时间 : 2007 年10月813日(第6周 星期一、四)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教案 编号:2总课时安排:4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6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李约瑟难题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第三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课时分配: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1学时)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

8、成(4学时)第三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1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动因以及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源,掌握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一、古代技术的起源 二、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 一、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二、古希腊、古罗马科学技术三、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第三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一、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二、古代科学思想和方法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教

9、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实例分析。板书设计: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一、古代技术的起源 二、古代自然科学的萌芽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 一、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二、古希腊、古罗马科学技术三、古代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第三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一、古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二、古代科学思想和方法讨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参考书目:1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周光召主编,群众出版社,2001年.2 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科学与技术,王建明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教学后记:教师姓名: 朱朝枝 职称: 教授 时间 : 2007 年10月15

10、20日(第7周 星期一、四)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教案 编号:3总课时安排:4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6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背景及影响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第二节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三节近代科学的发展第四节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第五节近代科学技术特征、科学思想与方法课时分配: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1学时)第二节近代科学的兴起(1学时)第三节近代科学的发展(2学时)第四节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1

11、学时)第五节近代科学技术特征、科学思想与方法(1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标志,熟记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掌握近代技术二次革命的标志与内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特征、科学思想与方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第二节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三节近代科学的发展*第四节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第五节近代科学技术特征、科学思想与方法*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实例分析。板书设计:第一节 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一、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二、工场手工和远航

12、探险 三、大学的兴起 四、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一、近代科学的突破 二、经典力学的奠基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近代科学的发展 一、天文学二、物理学三、数学四、化学五、生物学六、地学第四节 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一、近代技术的形成第一次技术革命二、近代技术的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五节 近代科学技术特征、科学思想与方法一、近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二、近代科学思想三近代科学方法讨论:哥白尼革命的意义;近代科技特点与古代科技的区别。参考书目:1 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全林.科技史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13、2002.3 周光召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群众出版社,2001年.教学后记:教师姓名: 朱朝枝 职称: 教授 时间 : 2007 年10月2229日(第8周星期一、四)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教案 编号:4总课时安排:4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10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节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现代地质学 第四节现代科学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课时分配:第一节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3学时) 第二节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进展(3学时) 第三节 现代地质学(2学时) 第四节现代科学的特征、科学思想和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现代物理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就,分析现代物理学革命对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