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07118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诉法修订与司法解释的关系尽管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司法解释包括法官处理具体案件时在裁判文书中对法律条 文具体含义的阐述,但从规范意义上说,我国的司法解释特指享有司法解释权的机关在适用 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在我国,虽然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是具有司法解释权的 机关,但由于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范围相当窄,仅仅是在抗诉监督问题上同民事诉讼发 生联系,最高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法所作的解释是非常之少的。几乎所有的司法解释都是由最 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这些司法解释便成为本文讨论的对象。民诉法一进入审判实务,解释的必要性也就随之产生。司法解释是法律条文与诉讼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行动中的民诉法,是充满生

2、命力的活的民诉法。民诉法是随着司法解 释一起生长的,在审判实践这一肥沃土壤中,民诉法不断长出新枝嫩叶。从我国民诉法发展 的历程看,无论是新中国第一部民诉法的制定,还是1991 年对该法的修订,都从审判实践中 汲取了大量的养分,以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作为制定、修改法律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即 将进行的对民诉法的再次修订,无疑也应当高度重视现行民诉法颁布以来最高法院所作的司 法解释,将审判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另一方面,民诉法的修订也为立法机关审视、检讨司法解释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司 法解释有不少是应对审判实务中的紧迫需要而作出的,解释者无法像立法者那样有充裕的时 间从容不迫地作长时间的考量;司

3、法解释虽然是针对法院在审理和执行民事案件中遇到的问 题进行的,但关涉的主体往往并不只是法院,在涉及其他主体的解释中,解释者有时也难免 更多地从自身利益或自己工作便利出发;现行民诉法颁布实施以来的10 多年,正是中国社会 一步步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人治走向法治的10 多年。在这一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 期,我国法院为建构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需要的新型民事审判方式,一直持续不断地在 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而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期望每一改革举措都获得成 功或令人满意的效果是不现实的;1改革与现行法律和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除 旧布新是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反映了改革的一般规

4、律。所以,改革者在努力进行制度创 新时,总是会力图突破现有制度的束缚。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亦受上述规律的影响,依法裁 判的制度要求虽然会抑制法院改革中产生的突破法律甚至改变法律的冲动,但却无法完全消 除这一冲动。司法解释与法院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息息相关,许多司法解释实际上是民事审 判方式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改革的理念、改革的举措,它们既反映了改革的成果,也反映了 改革的不足。所以,在修订民诉法时,立法者既需要将那些既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又符 合现代民事诉讼制度的自身规律与特点,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并且确有必要上升为法律的司 法解释写入民诉法,又需要通过在立法中重申原来的规定或者作出新的规定,表

5、明立法者对 一些存在重大争议的司法解释的立场和态度,改变那些不适当、不成功的司法解释。二、司法解释的分类现行民诉法自1991年4 月9 日公布实施至今,已整整13年。在这13年中,最高法 院又作出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其解释频率之高,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试行法实施期 间无法比拟的。将大量的司法解释作适当的分类,有助于说明本文的主题。一)对共同性、一般性问题的解释与对个别性、特殊性问题的解释这是依据司法解释所指涉的问题对民事诉讼制度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所作的分类。有 些司法解释是针对诉讼中的共同性问题,一般性问题作出的,它们适用于诉讼中的各种不同 类型的案件,只要诉讼中遇到的问题相同,不论该案件是合同

6、诉讼、侵权诉讼、还是其他诉 讼,均可适用司法解释的相应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解释(以下称民诉法意见)第 34 条、第 35条关于管辖权恒定的规定就是对各类民事诉 讼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在司法解释中,更多的是针对个别性、特殊性问题作出的。这主要包 括三种情形:一种是专门针对如何审理某类案件所作的司法解释,如关于审理票据纠纷、证 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民事赔偿案件,企业破产案件的规定。另一种是对如何适用某一实体 法所做的司法解释,如关于适用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的解释;2如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就对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代位权 与撤销权诉讼的

7、地域管辖、第三人的追加、诉的合并、诉讼请求的变更等作出了规定。第三 种则是针对高级法院就审理个别案件遇到的民诉法上的疑难问题的请示所作的批复或复函。 这类司法解释为数甚多。(二)与法院、检察院相关的解释和与当事人相关的解释这是根据司法解释的内容所指涉主体的不同所作的分类。有些司法解释完全是针对 法院的审判行为作出的,与其他诉讼主体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如民诉法意见第 70条关于 法院调查证据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的规定,第173 条关于人民法庭制作法律文书应加盖基 层人民法院印章的规定。有些司法解释,是就法院如何处理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行为作出的, 如最高法院针对检察机关对裁定提出的抗诉所作的一系列批

8、复。还有些司法解释,专门是针 对当事人作出的,如民诉法意见62条关于诉讼代表人为2至 5 人的规定,第66条关于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的规定;关于民事 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证据规定)第 34条关于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 交证据材料的规定。 由于司法解释主要是根据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具体适用民诉法的需要而 作出的,而民事诉讼中的基本主体是法院和当事人,所以不少司法解释虽然是针对法院的审 判行为作出的,但其效力却难免会反射到诉讼当事人,影响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最高法 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回避制度的规定,都充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9、(三)未改变民诉法的解释与改变民诉法的解释依据司法解释的内容与民诉法规定的内容是否相一致,可将其区分为未改变民 诉法的司法解释与改变民诉法的司法解释。由于司法解释是一种有限度、有节制的创 新,未改变民诉法的解释应当是它的常态。这种解释是在未改变法律的精神和内容的前 提下将法条中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化。这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未增添任何新的内容, 只是将民诉法条文中的内容细化,如最高法院对“合同履行地”这一概念作出的大量的 司法解释。另一种是司法解释中虽然增添了民诉法未涉及的内容,但它们与民诉法 本身并无冲突,如证据规定第37 条关于法院在开庭审理前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的规定。改变民诉法规定的司

10、法解释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虽然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与民诉法的规定无直接冲突或冲突不大。例如,民诉法第 91 条将调解书生效的时 间规定为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之后,因而仅仅是签定了调解协议还不能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当事人在签收调解书之前仍然可以反悔。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 下称简易程序规定)第 15条规定,对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只要达成调解协议时双方 当事人同意自双方在协议上签名或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则自签名或捺印之日起生效。 这一司法解释虽然实际上改变了民诉法关于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的规定,但由 于调解书生效时间前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是当事人行使程序选

11、择权的结果,与民 诉法冲突不大。另一种情形是司法解释的内容与民诉法的规定明显不一致。这方面的 突出例证是证据规定关于举证时限的设置。关于证据的提出,有随时提出主义与适时提 出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我国民诉法选择的是前者。根据民诉法第125条和第 179 条 的规定,当事人不仅可以在第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新的证据,而且可以在第二审时提出 新的证据,并且能够以有足以推翻原裁判的新证据为理由申请再审。证据规定设置了举证 期限,要求当事人在双方协商确定的期限内或者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交的, 除该证据属于被严格定义的新证据外,将产生证据失权的后果。对这样的证据,双方当事人 有权不同意质证,

12、法院在审理时也不再组织质证。一审中的证据失权,还会涉及到第二审,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证据的,法院将不予采纳。证据失权的效果 还被带入再审,尽管当事人仍然可以以有新的证据为由申请再审,但新的证据已被界定为原 审?卜、蠼崾 笮路(11)值闹艺荨?杉 #252;僦疋谙薜纳柚茫 痉h馐鸵讶 娴馗谋淞恕睹 袼叻?关于证据提出的规定,使之从随时提出转向适时提出。(四)理论界认同度高、无争议、争议不大和存有重大争议的解释这是以法学理论界是否认同以及认同程度高低所作出的分类。有些解释,无论是从 学理的角度还是从审判实务的角度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如关于管辖恒定、关于二审的审理 范围原则上

13、应限于上诉请求范围的规定。这些解释有的就是依据理论界的通说作出的,有的 则为理论界一致赞同。有些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的内在逻辑完全一致,其合理性一目了然。 这样的解释不可能引起任何争议。如关于当事人有权对受诉法院的级别管辖提出异议。有些 司法解释,虽然存在不同意见,但这些意见实际上是针对如何理解司法解释内容的,对作出 解释的必要性及解释本身并无多大意见分歧。如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理论界对制定这 样的规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多数是认同的,不同认识仅存在于如何具体界定非法证据,如当 事人委托私人侦探收集的证据是否属非法证据,以悬赏、诱惑方式收集证据是否合法等。还 有一些司法解释,理论界存在较大的意

14、见分歧,法官在执行时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 这方面的典型例证是证据规定中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这类解释,通常也是与民 诉法规定相冲突,直接改变民诉法规定的解释。三、司法解释上升为民诉法的原则司法解释不仅涉及面宽,种类繁多,而且数量相当庞大,而有可能有必要上升为法 律的显然只能是其中一小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那么,它们中的哪些能够获得“升级” 的资格呢?笔者主张,应当根据以下原则进行甄别、筛选:首先,有可能作为法律规定的司法解释应当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事项中的普遍性、共 同性问题所作的解释,而不应是对个别问题、特殊性问题所作的解释。根据这一标准,司法 解释中关于管辖恒定的规定、自认的规定

15、便属于前者,而针对某种特定类型案件所作的规定 或针对某个具体案件所作出的批复则一般无上升为法律的必要。其次,看司法解释是否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相关。解释的内容如果与当事人的诉讼 权利密切相关,并对指导当事人进行诉讼具有重要意义,则往往有从法律上作出规定的必要。 而假如解释的内容只是关于法院内部的操作规范的,则没有必要将它们作为法律来规定。再次,对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相关的司法解释,还应当进一步分析这些解释是充实、 拓展的诉讼权利,强化了对诉讼权利的程序保障,还是限制、缩减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 前者,在有必要时可将其写入民诉法,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慎之又慎,除非这种限制、缩减 有充足的理由且确有必要,

16、否则不宜贸然作为法律来规定。如简易程序规定中赋予当事 人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的程序选择权、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赋予破产申请 人对不予受理裁定、驳回申请裁定的上诉权,这些权利将来都可以考虑规定在民诉法中。第四,看司法解释的内容是否属于民诉法应当规定而未作规定的。尽管在民 诉法中规定哪些内容是由各国的立法者决定的,但有些内容,由于它们反映了民事诉讼制 度自身的特点,对规范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审判活动极其重要,各国民诉法一般都会对此作出 规定。例如,关于诉讼上的自认,德国、日本、俄罗斯的民诉法都作了规定,法国则是将其 规定在民法典中,我国民诉法至今尚未规定自认,但民诉法意见、证据规定均对自认 作出规定,尤其是证据规定对诉讼上自认的效力、类型、自认的撤回作出了系统的规定。 此类内容,在修订民诉法时,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