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育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06545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等学校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等学校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教育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一、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是完成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业教育,传授的 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具有 深、专、广、难等特点,课程体系完整。 2、高等教育是 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既可以是学术 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但不论哪一 种专业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按照专业类别的划分 来进行人才培养。 3、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教育的特点之一。高等教 育不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而且要不断探索真理、创造知 识、更新方法、创新技术,也必然要开展科学研究。二、高校德育的主要作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2、试行)指出:高校德育对学 生健康成长和高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1、导向作用:对学校工作而言,德育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宣 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此作为高校各项 工作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成长而言,德育的导向作用体现 在帮助高校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引导学生树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特稿对是非、善恶 美丑的鉴别力和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免疫力。 2、 动力作用:在学校发展方面,德育的动力作用体现在发挥其 对高校各项工作的促进和渗透的教育功效上。 在个人发展 方面,德育的动力作用主要是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 积极性,提供学习驱动力。 3、保证作用

3、:从学校工作方面 来看,德育的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实现培 养目标上。 从个人成长来看,德育的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 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成才目标、成才道路,保证为社会主 义为人民服务上,使学生成为自主、自立、自强,具有高度 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创造性人才。三、民办高等教育的四种主要模式1、滚动式发展模式:在民办高等教育创办之初,绝大多数 民办高校都是以这种模式创办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 在少量资金投入甚至是“三无”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收取学 费,以学养学,同时充分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发挥退休高 校教师的余热,通过因陋就简、艰苦创业,逐步积累的发展 模式。 2、注入式发展模式: 这一模

4、式的办学主体一般是由 国内外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集团或个人。他们凭借其产业 群充足的资金流量进行规模化的投资,采取前瞻性规划设计 和高标准设施配套,创设一流的教学环境,引进现代的管理 手段,形成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的办 学特色。 3、改制运作模式: 该模式产生于20 世纪90 年代 中期,是那些原由国家、地方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举办并承 担教育经费的公办学校,在原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以一 定的方式转给独立法人按民办管理机制办学,自筹资金、自 由办学、自主管理的运作模式。 4、附属运行模式: 这是一 种依托公立院校、以附属学院形式存在与发展的模式。这一 模式的较大优势,是能克服

5、民办高校创办时因基础投入不足 和办学条件有限而带来的困难,同时也使公立院校闲置的资 源得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公立院校注入了活力。四、师生关系的解读【三个方面及五个场域】(一)对师生关系的不同认识1、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 关系,教师和学生在社会构成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反映 和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关系2、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过程 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特殊的人际关系。3、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 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其实,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社会关系、人际关

6、系或心理关系, 而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结构体。这个关系结构体展开包含有: 特定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按不 同场域划分,师生关系有四种:(一)教育场域的师生关系1、教育场域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 的关系。2、教育场域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结构形成的前提, 没有教育场域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其它场域师生关系的发生。3、教育场域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带有明显的职 业性质,师生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共同达成一定的社 会和教育目标。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 二 ) 情感(心理场域的师生关系情感(心理)场域的师生关系是伴随着教育过程并影响着 教育活动进行,通过内心

7、休验和感受建立起来的情感(心理) 关系。1、情感是师生个体的非理性因素,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2、良好的情感关系在教育中起到推动作用,民主、亲切、轻 松、和谐、合作的师生情感关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师生 个性品质的提升。3、师生的情感关系不是一般人际关系中的 情感,必须建立在教学关系基础之上。(三)法律(伦理)场域的师生关系法律(伦理)场域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法律法规或者社会伦 理、道德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法律法规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在法制社会,师生关系的法 律意义越来越丰富。 2、教师和学生的伦理关系是历史文化、 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职业道德的体现。(四日常生活场域的

8、师生关系日常生活场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 日常生活场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存在关系,是一种你一我关 系一在这种存在方式下,人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物。 它所关心的不是关系的外在功能,而是生活意义。 2、日常生 活场域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制度意义的师生,它是 人与人的相遇,教师和学生都是完整意义上的人。3、日常生 活的师生关系具有人际关系的基木特征。(五)不同场域师生关系的联系1、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体一不同场域的师生关系实际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现实中是浑然一体的彼此交织 在一起展开的。2、不同场域的师生关系又是相互独立的,要分清场域,区别处理,五、一流大

9、学的共性对我们的启示(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建设的关键,一流大 学的办学理念的共性:追求真理、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大学 自治、积极应变。1、追求真理: 大学是个毫无顾忌追求一切真理的地方,所 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的态度既是 这么彻底,一定会带来最紧张气氛,这是进步的条件。真正的 研究者即使激烈争论之中仍是团结的。2、使命导引:3、学术自由: 大学的根本特性:学术。学术自由是大学生 命的真谛,是保证大学学者能够完成使命的条件,没有学术自 由,只能培养庸才,培养不了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4、大学自治: 促进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是大学的准则。大 学自治是

10、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5、积极应变: 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断调整发 展战略。使在校学生尽可能广泛接受教育,培养毕业后广泛适 应能力。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仅是获取知识,也不仅仅是 学会学习,而是学会应变能在变化着的世界中不断站住和 重新站住。(二我国大学面临的现实困境1、困境之一:先天不足,缺乏积淀。2、困境之二:资源短缺,质量危机。一方面,近十年,我国 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规模急剧膨胀,而相应的教育资源却 依然短缺,人均占用的教育资源相反在减少,规模发展与效益 增长之间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大学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并没有得到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3、困境之三:学风堪忧,治理不力

11、。从整体上说,现在大学 的学风非常糟糕,浮躁、浮夸、肤浅,追名逐利、立竿见影 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成了不少人的人生哲学 4、困境之四:华而不实,缺少创新 (三)我国大学理念的革新 1、把握使命:1、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2、 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 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3、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 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4、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 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2、面向教育的市场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 教育的市场功能日益彰显,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 等教育面向市场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教育市场正在逐步 开放,未来大

12、学发展将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满足人们 的不同需要。3、特色立校: 当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力图保持和发展自 己某些学科的世界领先地位,注重科研和教学;而像圣荷西 大学、雪莱多大学则主要将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为本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那些数量甚多的社区 学院却十分坦然地将如何充分满足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 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使命。4、教师队伍建设5、行政化的夫留六、有效教学标准体现一、有效教学的总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 有收获、有提咼、有进步。具体表现在:知识和能力上:从 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 情 感和态度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

13、爱,从不感兴 趣到感兴趣,从不执着到很执着。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 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二、有效教学的环境:安全的。有秩序的。愉悦的关系。融 洽、合作的、对学习负责的。三、有效教学的手段一定要会讲,即有效的表达: 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提问惊风乱飐芙蓉水;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插语一声惊堂满座醒;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与春风不用媒;小结 似曾相识燕归来;情感 无情未必真豪杰;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四、运用教学语言:两种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五、教学要会反思:教学是一种规范、一项技术、是教学经 验的积累!教学是良心的行为,教育是良知的事业。有效教 学技术不仅仅是有效的讲授技术,还

14、包括了其他很多方面。 教学是一种规范、一项技术、是教学经验的积累。要能做到 教学经验概念化、隐性经验显性化、琐碎经验结构化。七、课稈与教学设计大学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职能变革的需要: 1、 咼等教育体系已经不再纯 粹以培养人才为职能,时代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职能不断发 生变化,高等教育既要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承担科学研究和 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2、功能的改变必然要求内容发 生变化,高等教育职能的改变要求高校课程设置也要发生变 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二)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1 、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 方面使高校的专门领域日益分化,另一方面又使之不断综合, 在当代,综合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

15、旋律。这种既高度分 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要求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处理好 博与专、基础与专业、单一学科与跨学科的关系,培养出既 有宽厚基础和广泛适应性,又有一定专门化知识技能和职业 方向性的新型人才。三)知识变革的需要: 1、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剧 增,这种变革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信息 和知识唯一的提供者,课程所强调的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 而是如何有效获取和使用知识,亦即学会如何学习四)大学生发展的个体需求:1、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的变革,教育的市场功能日益彰显,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高校在课程设置要 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职业

16、方向。2、随着市场经济体制 的逐步确立和高校的并轨扩招,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和自 费上学等体制的逐步完善,也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要求高校在课 程设置上要考虑来自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就业方面的需 求。五)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1、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 结构发生变化,课程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规律,大学在进行课程 设置时要考虑课程自身的内在要求。二、课改问题一)目标不准: 1、对课程价值的定位立足于课程传播知 识和传承文化的复制功能,忽视课程的创造和创新功能。2、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案例)3、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 生木位二)内容不新、不实: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难以做到吐故纳新,一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