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05916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天选打工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自觉承担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谢家瑾同志在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全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管理委员会主任谢家瑾同志们: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在奥运之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羊城,共贺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的诞生,共商物业管理师制度建设的大计,共话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未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对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全体同行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刚刚光荣诞生的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关心、支持和参与物业管理师制度建设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3 年 6 月,国务

2、院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正式确立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奠定了物业管理师制度的法律基础; 2005 年 11 月,人事部、建设部印发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将物业管理师资格正式纳入了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系列,标志着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初步建立; 2006 年 5 月,建设部印发关于实施物业管理师制度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建设部职业资格注册中心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加强协调配合,在建设部、人事部的监督指导下,共同做好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的有关工作;同年 6 月建设部发文成立了全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物业管理师制

3、度实施和管理工作。此后,有关各项工作顺利起步,并于当年 10 月举行了全国物业管理师认定考试。 2007 年 12 月,人事部办公厅和建设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结果的通知,全国有 1119 名从业人员取得了物业管理师资格。首批物业管理师的诞生,预示着物业管理师制度全面实施的良好开局,是我们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今天,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广州隆重召开全国首批物业管理师大会,我想借此机会就物业管理师制度建设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素质与职业资格制度 1. 从业队伍的壮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我国物业管理是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进程产生的新兴行业,从 1981

4、 年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和第一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开始,短短二十六年时间里,物业管理从业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业人员已超过 350 万人,分布在 3 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岗位类型从操作层的保洁、绿化、维修、秩序管理,管理层的项目经理、管理处主任、部门经理到决策层的各类总监、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服务领域从单一类型物业到综合性物业,从纯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后勤社会化物业管理,从新建物业到房改房和老旧住宅小区管理。目前物业管理范围已经覆盖了住宅、写字楼、工业区、学校、商场、医院、机场、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步行街等,去年以来还进入了对乡村的

5、管理;管理面积超过 100 亿平方米的房屋,已经将全国城镇 50% 以上的不动产纳入了我们的日常管理中。 随着住房成为大多数居民家庭的最主要财产以及财富积累的主要形式,居民对住房财产的使用、维护、保值提出了较强的服务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社区秩序也有了较高的追求;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协调房屋所有权人公共空间、共用设施设备等共同利益的需要;由此形成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巨大社会需求。劳动密集性的行业特征和剩余劳动力的相对富裕,提供了物业管理行业广阔的就业机会。为满足业主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广大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在薪酬收入相对偏低、误解偏见相对较多的压力下,克服成本刚性增长和服

6、务收费缺乏弹性等诸多困难,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的品质。他们的辛勤工作不仅改善了人居和工作环境,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而且扩大了住房消费,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物业管理企业创造的产值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 2% 左右。 2. 专业素质的差距对行业发展的制约 在充分肯定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对社会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从业队伍在数量的快速增长相比,其专业素质并未得到同步提高。尽管伴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并逐步成长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多种原因造成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一是

7、物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人才储备基础薄弱,队伍建设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从业人员来源各行各业,其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加上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显露出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经理人的专业素质与所在岗位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三是与物业管理的上游产业(如房地产开发)相比,微利甚至亏损的经营状况,以及较低的薪酬待遇标准,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四是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还处于扩张型发展时期,客观上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满足市场需求,但在没有严格准入制度的情况下,入行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难以避免。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差距突出表现在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匮缺,现有部分管理人员在法律知识、职业道德、

8、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都与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行业进步的“瓶颈”。个别运作不规范的企业和专业素质较低的从业人员的存在,使一些物业服务水平不尽人意,客户关系紧张,收费率下降,甚至引发激烈冲突和矛盾,降低了行业的公信力,损害了行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已经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当务之急。 3. 职业资格制度的确立对现实难题的破解 针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 1996 年,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和房地产业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岗位培训合格上岗制度的通知,对物业管理企业有关重要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该制

9、度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总结出物业管理企业有关管理岗位人员的必备知识和必备能力,建立起一套既考察基础知识,又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方法。持证上岗制度实施后,全国有十万名以上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通过了物业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及有关培训机构,也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对本地区的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不同程度促进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执业能力的提高。 但是,持证上岗制度的初级性、试验性和弱强制性都决定了该制度的局限性。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物业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化,

10、大家逐步认识到,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实行更加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是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必要途径。因此, 2003 年 6 月份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物业管理条例之所以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设定为行政许可,是基于对物业管理服务公益性的基本判断。物业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包括物业服务企业经理以及管理处主任(项目经理)等,作为物业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其业务能力和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物业的承接查验、维修养护等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物业管理活动的特殊性,经营管理的专业性以及涉及学科多、管

11、理复杂等特点,决定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尤其是经营管理专业人员,只有全面掌握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具备扎实的物业管理知识和良好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保证物业管理的正常运作,妥善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类问题,为业主提供价有所值的服务,使所管物业保值增值。因此,实行严格的准入控制,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达到从事物业管理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行业人才短缺的被动局面,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物业管理师制度与物业管理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和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指出:“

1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新时期我国物业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要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物业管理师制度,正是围绕了“以人为本”(以业主和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为本)的核心,统筹兼顾物业管理师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物业管理关系的全面协调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是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必将对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物业管理师制度是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物

13、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进程 物业管理专业化是指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在掌握和了解法律、经济、工程、环保、消防以及公共关系、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和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岗位实践锻炼的基础上,成功满足物业管理执业标准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楼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满足物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业主对物业管理消费和财产管理意识的增强,主观上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管理物业、服务业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正是通过执业准入控制的方式,保证了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相当的学历和

14、工作经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必须是有能力承担有关专业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评判物业管理师专业能力的标准和依据。 ( 2 )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是物业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的基本目标,物业管理师制度通过规范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进而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无疑是最有效的治标之法。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办法规定,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取得物业管理师资格,物业管理师必须经过注册才能执业,物业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由物业管理师担任。随着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全面推行,物业服务企业聘用未取得物业管理师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

15、责任,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也将真正落到实处。 ( 3 )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 物业管理区别于传统房屋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化,物业管理的市场化不仅表现为物业管理服务的等价有偿和市场选择,同样表现为物业管理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物业管理师制度的推行,确立了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社会地位,对物业管理师应当具备的执业能力作了明确规定,不仅有利于业主通过拥有物业管理师的数量来判断选择高水准的物业服务企业,而且有利于物业管理师通过市场定价来选择从业单位。今后企业的竞争,将会凸现在人才的竞争上,通过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化

16、配置,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打造一批具有优秀管理团队的品牌企业,改变目前行业鱼龙混杂的状况。 ( 4 )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物业管理起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英国、美国、欧盟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在物业管理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管理上,美国的注册物业管理经理制度、英国的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制度、香港的注册房屋经理制度等都对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管理具有借鉴意义。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 WTO 的客观形势,海外物业管理企业大量进入内地市场的现实,都要求我们的专业人员资格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建立,不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物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我国物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