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05689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之 备课中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听王荣生讲座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有感一心学校 兰玉平去年九月,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教授做了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的讲座。其间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他主张“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教师首先要确立好在每堂课里想教什么?”王教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视,让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教学:每节课前我是否想好了要教什么呢?我在课前是否确定了合宜的教学内容?我不敢肯定地回答自己。反思我们的传统教学,存在教学设计的双重扭曲。一、从教法入手而不囿于教学内容。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许多教

2、师一拿到课,心中首先想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比如怎样导入、怎样利用多媒体、组织什么活动、怎样把握教学的节奏乃至怎样突出教学的“对话”、怎样体现“合作”等等,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钻研。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但研究表明,仅仅是教法的探索,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作用有限。当我们抛开具体年级的学生,津津乐道于某个教学方法时,实际上,已离开了学生的发展。二、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转向了体现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这种教学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精心演绎教师个人的“钻研所得”,而离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学习”,而不清楚为什么学和为什么要这么

3、学。什么叫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呢?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就是: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的回答,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合宜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于是我思考着:在备课中我们该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一、根据文本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1.把握选文的教学价值。 同一篇文章,可以用来积累语言、积淀文化,也可以用来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还可以引发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切入点,似乎透过一篇选文,教师可以教与本文相关的所有知识。所以,准确把握选文

4、的教学价值便显得异常重要。一篇选文,处于一套教材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定有其独特的价值,即教材编写者之所以把此文放在此处的目的。不同的文章特点不同,因而作用不同,读法不同,教法也应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去感悟,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用信息加工理论去图解。弄不清这些,只能陷入混乱和盲目的摸索中去。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选文的教学价值。2.注重对文本的解读(1)找准每篇课文的基点。新人教版教材以主题为单元,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不能孤立地准备一篇课文,而要考虑到整个单元的主题,认真分析每篇课文,看彼此之间有哪些相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知识点。对于各篇课文相同的知识点,将它们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来对待;

5、对于各篇课文独有的知识点,将它们作为每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来处理。经过这样的课前准备,确定了单元的重点,抓住了各篇的难点,教师已经较准确地确定了教学内容。(2)把握课文间的联系。望江南和武陵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词五首中的两首词。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温庭筠和宋代的李清照。前一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内心的愁苦,后一首表现了李清照在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后内心的极度悲痛之情。两首词都表达了一个“愁”字。基于此,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在分别理解两手词意的基础上将它们放在一起处理:两首词都是写女子的愁思之作,但又有所区别,试说一说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讨论

6、。这样,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性别、不同境遇的作家的不同作品被一个“愁”字联系在了一起,将会在学生的思维中碰撞出火花。这样选择教学内容摒弃了传统一首接一首讲授的模式,既节省了课时,又训练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著名教育家钱梦龙老师曾说自己:“自己读不懂的,读不好的,学生肯定不懂,就在这里搞搞。”备课时,他会在自己的桌上写下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姓名,心里装着学生,备课时才会估量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反应。尽量做到: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1.学生难懂的,有疑虑的地方应确定为自己的教学内容。有幸观看了全国知名青年教师郭初阳于08年9月在成都执教的老王

7、一课后,加深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老王是新人教版中为数不多的涉及文革的文章。由于距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学生很难理解课文。郭初阳在设计时,课前先分发给学生有关杨绛、钱钟书、文革的十五则材料。然后将文章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本课的穴眼-“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抛出来,让学生在这个句子中,找到第一个关键词“不幸”。引导学生思考后,给学生补充巴尔扎克的“不幸者唯一的抒情诗歌,就是吁请正义与善良,来否定他的蒙受冤屈的裁判。”找出第二个关键词“善良”。再进一步理解第三个关键词:“愧怍”。之后共同理解第四个关键词:“正义”。不难看出,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郭老师在学生难懂的地

8、方,有疑虑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抓住了关键,才能在课堂上“牵一线而动全身”。所以整节课教师操作游刃有余,学生学着用哲理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来看问题,收获颇丰。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他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由于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学生学得也相对透彻。”2.学生容易错的、容易忘的内容应确定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如在确定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板书课题和作者时,故意将“藤”字写成“腾”,将“璞”字右下写成“美”字。这是七年级学生在本课中最容易写错的字。眼尖的学生马上给老师指出来了,自己也加深了印象。教师故意上课时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

9、为戒,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3.文本中学生可能会有兴趣的地方,也是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忽视的。藤野先生一课中当“先生”介绍自己时,“后面有几个人笑了起来”。备课时我对这句话感受不深,教参也没有涉及,故没有细想。上课时,我发现学生读到这里时,对这句话都很感兴趣,有的学生还带着笑意来读。于是我灵机一动,“从这句话的笑里你读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学生认为他们很浅薄,有的学生回答这是笑先生的随意,也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因为藤野先生为人随和,学生都不怕他。细想起来,学生的回答都有道理。先生穿着的马虎,侧面写出他做学问的严谨;浅薄、不尊重老师的学生正是当时鲁迅所憎恶的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在我忽略的地方,学生给我上了一课。如果我课前关注过这里,思考过,教学设计时以此为理解藤野先生的切入点,或许,这篇经典篇目能上出点新意。要做到有效的语文教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是底线。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选择恰当的、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师既可以轻松地教学,又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备课时将每篇课文当成课例,从中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再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