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03179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共23题,共6页,共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贾梦雨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

2、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

3、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

4、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

5、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选自新华日报)1.下列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A.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B. 大学生沉沦于网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C. 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D. 各种压

6、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B. 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C. “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D. 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B. 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

7、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C. 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问题。D.全社会的消费思潮迅速膨胀,使人们身不由己,我们被裹挟在“内忧外患”中,身心交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材料一: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我国已有物权法、合同法等众多民事法律,为什么还要编纂民法典?人大代表孙宪忠说,“民法的具体规范和制度数量庞大,但不能毫无章法地堆放在一起。”孙宪忠认为,民法

8、典以“典”命名,就意味着要把庞大的民法规范和制度按照一定的逻辑整合为一体,以此来消除其中的漏洞、矛盾和重复,为社会提供统一和谐的法律遵循。(摘编自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人民日报2020年5月23日)材料二:民法典草案提请审议,是本次全国“两会”最受瞩目的事情之一。法国谚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的国家道尽了一部民法典应有的旨趣与精神。这部法典被誉为“半部宪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问世,对法治社会建设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此庞杂的法典,立法也是多少年磨一剑。我国曾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并在实际中采取了先制定民事单行法的方式。2014年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2

9、017年,总则颁行,随后又分别编纂成六个分编,最终整合为民法典草案。作为权利法,民法典最基本的功能是确认和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民法典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广泛。从目前公布的一些法条来看,民法典亮点不少。比如,打破世界惯例,人格权独立成编,落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宪法要求,重点规定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这一创新既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缺陷,又展现了中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的重要贡献。侵权责任编规定“自甘风险”,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自担风险;“自助免责”,追小偷,小偷发心脏病死了或摔伤了,再也不用担心赔医药费、丧葬费了;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或禁止饲

10、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担责。这些规定回应“痛点”,体现进步,符合民情秩序,符合普通人朴素的法感情,彰显个人权利与时代精神。(摘编自民法典,你的法典,南方周末2020年5月21日)材料三:中国依然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集合据有1260条内容,涉及民众生活的诸多领域,可比肩德国的民法典。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法律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这部民法典不仅吸收了法律研究的成果,还融合了许多实践经验,并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42万中国人的100多万条建议和意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实际,法典的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保护个人信息和互联网虚拟财产的相关

11、段落中,还体现在禁止高利货扣保护环境的条款里。备受习近平主席重视的“绿色原则”也首次被写进了民事法律。与其他领域一样,中国在民事立法中运用了一个实际上很简单的成功秘诀,那就是:精确的观察力、常识、不同领域的不同声音、科学的专业知识以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建议。有了民法典,中国也将与其他国家更加兼容,对外国投资者也更有吸引力。中国要实现最大限度的兼容,还要以灵活开放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发展。所以,这部民法典不是终结。它将保持与时俱进,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留下空间。当一些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逆潮流而动的时候,中国依然在开放向前。这部突破性的民法典说明,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其兼容性与日俱

12、增。(摘编自尼尔斯贝尔格曼民法典与改革中国的兼容性与日俱增,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0年5月26日)4. 下列对材料中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中国民法典创新性的体现,这一做法打破了传统大陆法系惯例,尊重个人权利,落实宪法要求,是中国对世界立法事业的重要贡献。B. “自甘风险”“自助免责”等规定,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法制实践中的“痛点”,彰显社会进步与时代精神,体现了民法典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C. 人民性是民法典的核心,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参考了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贴近生活、合乎民情,体现了坚定捍卫人民利益的立法精神。D. 中国民法典是一部

13、具有兼容性的法典,是法律专业成果与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并以灵活开放的态度与其他国家民法典兼容,助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有的民事法律诸如物权法、合同法等,存在着数量庞大、内容杂乱的问题,为消除法条中的漏洞、矛盾和重复,编纂民法典势在必行。B. 从制定民事单行法入手,既而制定总则,然后从分编到整合,最后形成法典,民法典审慎而漫长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立法者对人民负责的态度。C. 尊重事实与常识、尊重科学和专业,尊重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民法典能够顺利立法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法宝。D. 民法典的颁布,表明在充满挑战的

14、当下,中国依然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民法典也将不断修订完善。6. “典”的本义是指具有垂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又引申为制度、准则。民法典为什么称为“典”?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提琴阿城老侯是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站在原木上,用锛像用镐,一下一下把木头锛出形来,弄不好就锛到自己的脚上。老侯一次也没有锛到自己脚上。老侯对没有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

15、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侯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人家来取活的时候,老侯问,这是个什么?来人说,不知道。老侯心里说,我才不信不知道呢。不过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架子是干什么的,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块心病。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蒸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