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96273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中有悟悟中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有悟 悟中有感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周 丹读中有悟 悟中有感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周 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阅读是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文本、情感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只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感性体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强调熏陶感染,才能达到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在这当中,课上阅读策略贵在怎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保持朗读的持久性,引导学生有效阅读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老师在课上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也不能忽视,要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程度和价

2、值取向。不仅仅注重阅读的量和朗读技巧,更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在生活中的有效性可用性,并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因素。现实的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有语言、动作、饰品、动物头像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去主动性阅读。这样多元化式的评价的确能激发学生的主动阅读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读后是否吸收?读后是否有所思有所想?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们到底会不会读书、怎样读、读后是否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是值得我深思熟虑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读书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读书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即使在老师让孩

3、子们预习的前提下,课上学生也只是死读书,不会从读书中找到生活的感悟、书中的乐趣。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是否灵活去掌握,日后在阅读中能否做到读中有悟,悟中有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1)先观,后读很多学生在读中,不联系自己的生活,不会在生活中找原型、找实例,即使读了书也不理解自己为何去读,读前和读后想的都是一致。所以可以先观察生活,再去读书。平常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了感情,但没有真切的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心理,从而就达不到课标上提到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情境教学很重要,培养学生读书时,让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读书的语境乃至环境。例如: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当中去阅读,当他们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见

4、解,那么在阅读中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在读后学会用自己的想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真真切切的从书中获得实用的知识,把生活与阅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先读,再悟当学生观察完生活再走近文本,阅读带给他们的优势别样感受。现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在思想上有些朦胧的意识,开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这时作为老师更应该让他们有所想的就有所说。有些同学在把课文读了3、4遍后还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在读前就没有感悟生活,读后还是停滞不前。这一点,我认为老师在生活上就应该多关心学生的一言一行,不同的学生也就有不同的读书习惯,不能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让学生在读完书后,了

5、解到生活的真谛,明确自己的读书目标,这样就达到了小学语文阅读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的效果,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也会从阅读中有所提高。坚决避免读的有口无心,读完书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有所悟,令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小学语文课标的人文性!(3)悟后有感光有观察、感悟是远远不够的,最后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在阅读中感知生活,这里的感知就是让学生们读完书自己要深入探究,认真思考。这一部分,老师引导很重要,在培养他们的认识能力上应是自主的,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多问为什么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平白的阅读及指导。它能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能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情感体验,然而这些在为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生活及其重要,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能培养学生对待生活的认知力及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阅读,要不断的给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自主阅读的机会,并可以把一些同学自主阅读的材料变成全体同学阅读的资源。更要积极倡导语文实践,采取多元化式的阅读,例可以开辩论会、讨论会、故事会等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抓阅读能力,也要让学生们认真感知认真体会,这样的读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学生也会越读越爱,越读越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