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957177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历史教育学 时 36学时学 分 2学分一、 编写说明:(一)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考古学概论课程是高校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学生深化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一定的考古和文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我国在不同的考古阶段的重要的考古发掘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有关文物、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二)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专科人才须具备初步的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

2、校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本大纲。(三) 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因本课程学时仅有36学时,学时较少,所以本大纲不可能严格依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教材的体例制定,而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重视向学生讲授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文物基本知识和技能。(四)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类型(1) 名称:课程实习(2) 主要内容与要求:参观校文物陈列室或徐州市文物景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观徐州周围考古工地。(3) 学时分配:2学时。(五) 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序号学 教 学 分 环节名 称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其它课程设计小计一第一章

3、文物与考古学基本理论88二第二章 石器时代考古66三第三章 夏商周考古55四第四章 战国秦汉考古 325五第五章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22六第六章 古器物与考古专题1010总计34236(六) 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采用试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期中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70%。(七)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张昌倬主编考古与文物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2、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3、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4、(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5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6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7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二、 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 文物与考古学基本理论一、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考古学概论课程的首章,也是重点章节。通过本章教学,达到以下目的:1 掌握考古学的基本含义,使学生理解考古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和考古学研究的作用;2 了解文物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文物的定义、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必须具备的条件,了解文物的分类和分级管理;3 掌握考古

5、学文化的概念,理解考古学文化的涵义、考古学文化的定名方法,了解考古学文化的确定方法;4 理解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掌握考古学研究的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考古学的研究步骤;5、 使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简史,理解近代欧洲考古学的主要成就、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考古学的萌芽,掌握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成就。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1.考古学的定义;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文物);3.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必须具备的条件;4.文物的分类和分级管理;5.考古学研究的作用;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及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6.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和定名方法;7.考古学文化年代的确

6、定;8.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论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基本理论;9.考古学的研究步骤;第三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10.近代欧洲考古学的主要成就;11.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考古学的萌芽;12.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13.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第二章 石器时代考古一、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了解学术界对人类产生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观点,掌握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及其文化;2 掌握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分期以及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3 了解我国各地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及其特征,重点掌握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的

7、新石器文化;4 了解近年来我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展。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1 石器时代的定义与时代特征;2.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3.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分期以及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4.黄河流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6.北方和其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7.我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展。第三章 夏商周考古一、 教学基本要求1 使学生了解夏商周考古的特征与分期;2 使学生掌握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分期、二里头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了解学术界有关夏文化的争论和对夏文化的探索;3 使学生了解商文化的分期,掌握早商和晚商等不同时期商文化的特征

8、,认识商代的都城、墓葬及商代甲骨文、青铜器等的特征。4 使学生了解周代文化的分期,分布范围和特征及主要遗址,包括先周文化、西周文化和东周(春秋)文化,掌握甲骨文、金文以及盟书的知识,了解青铜器在周代的演变情况;5 使学生了解近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探索1 夏商周考古的特征与分期;2.二里头文化;3.夏文化的探索。第二节 商代的考古学文化4.学界对先商文化的探索;5.早商文化二里冈文化;6.晚商文化安阳小屯文化。第三节 两周文化7.西周文化;8.春秋文化。第四节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9.夏商周断代工程。第四章 战国秦汉考古一、 教学基本要求1 使学生

9、了解战国秦汉考古的特征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2 掌握战国秦汉考古新发现,熟悉这时期的墓葬、城市遗址;3 了解战国秦汉时期简牍帛书;4 掌握徐州两汉文化的内容。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战国秦汉考古概述1 秦汉考古的特征与所处社会发展阶段;2.战国秦汉考古新发现。第二节 徐州两汉考古学文化3.徐州两汉文化的内容。 第五章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一、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考古学的特征、考古新发现及研究概况。二、 教学内容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考古;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考古。第六章 古器物与考古专题一、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建筑、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铜镜、古钱币等文物的常识和演变发展过程。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第二节 古陶器、瓷器第三节 古代青铜器第四节 古代玉器第五节 古代铜镜第六节 古钱币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