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95412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冷性多形性红斑.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冷性多形性红斑 轻型 皮损以丘疹型为主,开始时为暗红色斑丘疹,逐渐增大至0.51cm直径,边缘部出现两圈以上的同心圆性红斑,中心为绀色或出血性水肿斑块,称为靶形或虹膜状(iris)损害,为本病诊断的依据,典型者对称颁布于手背、手掌、腕部、前臂、足、肘、膝部,少数可在面部与后背出现,一般以手背为最好发部位。皮损在发病后510天内成批出现,23周后可自行消退。偶见有水疱及大疱性损害,但数目较少。偶尔侵及口腔粘膜,出现大疱或糜烂面,数目不多。本型多形性红斑愈后常易复发。 重型 亦称Stevens Johnson综合征。起病急骤,伴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咽及扁桃体红肿疼痛、关节痛等症状。皮损炎症反应

2、重,以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性损害为主,损害甚易糜烂结痂,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并以腔口周围为著。粘膜常广泛性严重受累,包括唇、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呼吸道等处粘膜,出现大疱、糜烂出血或溃疡。全身症状严重,短期内可进入衰竭状态。并发症最常见者为眼损害,包括严重性卡他性或脓性结合膜炎、角膜穿孔、前色素层炎或全眼球炎,10%可失明。若内脏受累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病死率5%15%,主要死于肺部炎症与肾功能衰竭。重症型病程约36周,愈后复发者少。 方一 凉血消风散 药物组成 生地30g 石膏30g 赤芍10g 丹皮10g 当归10g 荆芥10g 知母10g 苦参10g 白蒺藜15g 蝉蜕5g 甘草5

3、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 风热型多形性红斑。 病案举隅 周某,女,14岁。1周前因感冒后发现双手、足、背起红斑疹,痒,予以西药口服及外用皮质激素类软膏,效果欠佳。检查见双手、足、背及大腿外侧见大片水肿性红斑、丘疹,及少数靶形样红斑,口唇肿胀,口腔内粘膜可见糜烂、触痛。伴口干、咽燥,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多形性红斑,给予凉血消风散加白鲜皮,地肤子、板蓝根各30g,生大黄log(后下)。7剂后,皮疹部分消退,痒减,无新发皮疹。继进14剂,皮损消退而痒除,病告痊愈 资料来源 程秀萍四川中医,1994,(12):50 评 按 本方为自拟方。根据多形性红斑风热外

4、袭、人里化热的病机,采用凉血清热疏风之法,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方中用赤芍、生地、丹皮、当归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苦参清热解毒燥湿;荆芥、白蒺藜、蝉蜕疏风清热,透疹止痒;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便热得清,风得散,疹消而痒止。 方二 桂枝红花汤 药物组成 桂枝9g 红花9g 党参9g 黄芪9g 丹参9g 桃仁9g 当归9g 附子6g 陈皮6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寒重者可加干姜、炙甘草各6g。 适应病证 寒冷性多形红斑风寒型。 病案举隅 何某,男,18岁。双手、足、背及足跟处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反复发作3年。红斑呈虹膜样,中央可见小水疱,无溃疡,痒甚,每年冬

5、季寒冷时发作,天气转暖时消退。予以桂枝红花汤5剂并配合甘草、甘遂煎水熏洗患处,病告痊愈。 资料来源 扈小成,等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0):464 评 按 本方为自拟方。针对寒冷性多形红斑风寒外袭、气血凝滞、阻于肌肤的病机,采用温阳散寒、益气活血之法。方中桂枝既能表散风寒,又能温阳通络,和营通滞以达四末;红屯、桃仁、当归、丹参活血散瘀;黄芪、党参益气升阳;附子温阳敦寒通脉,陈气行气,取“气行则血行”之意。诸药共达散寒通汨、益气活血之功。 方三 消斑合剂 荮物组成 苍术15g 苦参15g 知母10g 荆芥10g 防风10g 当归10g 炒牛蒡子10g 蝉蜕10g 威灵仙10g 煅石膏12

6、g 生地12g 金银花12g 何首乌12g 黄柏8g 黄连8g 石菖蒲6g 甘草3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适应病证 多形性红斑,风湿热毒内蕴之证。 病案举隅 王某,女,3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色斑块,小者如扁豆大者如钱币。冬夏季可自行消退,春秋季节复发。经多家医院诊治,确诊为特发性多形性红斑,使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效。查面部散在的红斑,以颧部及面颊部明显,扁豆至钱币大小。为水肿性鲜红斑,中央色暗紫红色,融合成片。无溃烂及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滑。证属外感风邪,与湿热搏结于肌肤。治宜祛风清热除湿,予以消斑合剂。3剂后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止。继复2剂,红斑全部消退,皮

7、肤颜色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资料来源 李兆芩,等湖北中医杂志,1996,(2):6 评 按 本方由(医宗金鉴)的消风散化裁而成。取消风散散风清热、除湿止痒之功,加入清热解毒除湿祛风之银花、石菖蒲、黄柏、黄连、何首乌、威灵仙。方中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银花开发腠理、透解在表风邪;苍术、菖蒲、威灵仙清热散风祛湿;黄柏、黄连、苦参清热解毒燥湿;知母、石膏清热泄火;当归、生地凉血活血和营;何首乌养血祛风;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既可散在表之风邪,又可除内在的湿热,具祛风除湿清热之功。 方四 疏风汤 药物组成 防风15g 白芷15g 羌活15g 当归15g 丹参15g 藁本15g 荆芥20g 甘草l

8、o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l00ml。 适应病证 多形性红斑风邪外袭之证。 病案举隅 王某,女,28岁。脸、额、耳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7年。遇寒时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微肿的中心有小水疱,稍痛痒不适。检查见面、额、耳部散在的指头大小鲜红色及紫红色斑丘疹,有的呈虹膜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证属风寒外袭、寒凝血瘀。治宜温经通络、散寒和营。方药:防风、羌活、荆芥、白芷、藁本、丹参、当归、制附子各15g,川芎、甘草各12g,干姜10g。3剂后皮疹全消。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3年无复发。 资料来源 裘凝才北京中医杂志,1993,(4):28 评按 本劳取酬方为自拟方。针对多形性

9、红斑风邪外袭(风寒或风湿热邪)致使营卫不和或风湿热邪与气血相搏结而成的病机,本方采取疏风消斑之法。方中防风、白芷、羌活、藁本、荆芥疏风散邪。当归、丹参人血分活血和营祛风,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散风活血消斑之功效。 临床在使用本方时应根据不同的证型及发病部位,适当加减方能奏效。斑发于面、颈部加川芎;发于上肢加桂枝;发于下肢加独活、牛膝;发于四肢加桑枝;纳差加砂仁、木瓜;失眠加远志;瘙痒加蝉蜕;风湿热型加蒲公英、连翘、黄柏、苡米;风寒型加制附子、干姜、肉桂。若有重症之象,则可加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这种皮肤病冬季发生频率较高。现在家庭多安装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孩子肢体末端如手脚、面颊、耳廓等的血管

10、末梢调节功能较弱,出现过敏炎性反应,容易起紫红丘疹。寒冷性多形红斑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当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多种原因发生的一种反应性炎症表现,寒冷是最主要的诱因;感染、药物、食物也可引发或使症状加重。 本病属中医学血瘀范畴,多为卫阳不足,腠理不固,寒湿之邪侵袭肌表,致营卫不和,血行不畅而瘀结。其因在寒,其根在瘀。治宜温卫阳、祛寒湿、化瘀滞为主。 症状表现本病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1.5。年龄最小2岁,最大64岁,多数为1135岁。病程最短2d,最长20年。反复发作2年以上者约占41%54%。 发病部位除面、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包括指(趾)屈侧及掌跖部外,尚见于踝、膝、臀和腰部。损害为

11、水肿性丘疹及中央有水疱的水肿性紫红斑,或可呈轻度出血性红斑;亦可见虹膜样红斑,中央有水疱,并可发生糜烂。多伴瘙痒,或可不痒。 诊断诊断好发于冬春寒冷时;皮损主要呈多形红斑样,丘疹甚至水疱、瘀点;皮损好发于面部、两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也可累及臀部、两髋、腰部等处;气温升高后可自行缓解;皮损多伴瘙痒。 本病与一般冻疮的鉴别为,后者以暗紫色红肿、斑块、结节为主,可以破溃,常局限性分布,损害于整个冬季持续存在。寒冷性多形红斑皮损是数目略多、散在的水肿性丘疹或中央有水疱的水肿性紫红斑,消退后并存的一般冻疮仍然存在。与多形红斑的鉴别为,多形红斑有前驱症状,无末梢循环不良表现,皮疹多形性,有典型的虹膜状损

12、害,患者可伴关节痛,春秋季发病,经过急性,约23周自愈。多形性日光疹与光线照射和季节关系密切,病理变化中真皮上部水肿虽类似表浅型冻疮,但浸润细胞常混有组织细胞,并呈多形性,红细胞外溢更常见。 治疗治疗可选用:口服维生素E(每日600mg)或外用维生素E软膏(每克软膏含维生素E 20mg)。口服桂利嗪,成人每次50mg,每日3次,儿童量酌减,连用24周。赛庚啶(每晚服4 mg)并用利舍平(每次0.125mg,每日2次)。雷公藤制剂。频谱治疗仪治疗。中药二甘汤外治,即以甘遂和甘草各9g,加水1 5002 000mL,煮沸10分钟后,先熏后洗患处,各1015分钟,一日一次,410d收效。本病的治疗主

13、要以扩张血管、活血化淤药物为主,如脑益嗪、复方丹参片等,可增强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另外,口服维生素E可增强血管对寒冷的抵抗力。也可用中药桂枝10克、附片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干姜6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一疗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寒冷性多形性红斑的症状和冻疮有点相像,但是它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于冬季高发。它通常表现为面颊、耳朵、手背、足背等身体暴露部位,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该斑块约绿豆至黄豆大小,多呈紫红色,中央部分色泽稍微更加深些,有的甚至隆起形成水疮。该病的发病原因并不明了,一般认为是人体皮肤小血管对寒冷等物理因

14、素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暴露部位的小血管收缩,久之则小血管可能发生麻痹性扩张。皮肤可能缺血缺氧,同时静脉血回流受阻,从而又造成瘀血现象,以至于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故出现红斑、水泡甚至糜烂等各种皮肤损害。也有人认为,这种病和广泛地使用空调有关。其理由是,空调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暴露的皮肤就更加容易出现过敏性炎性反应。寒冷性多形性红斑的治疗不能用冻疮膏,因为冻疮膏里含有酊剂、樟脑、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甚至溃烂。治疗寒冷性多形性红斑应该以扩张血管、活血化瘀为主,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除此之外,还可以每天口服维生素E,以增强血管对寒冷的抵抗力。但是预防和治疗本病有一种方

15、法和冻疮相似,就是按摩。按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给局部血管增加更多的血流方药:桂枝汤(伤寒论)加减。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10 生姜3片 大枣10枚金芪方(上海市华山医院方丽) 黄芪12,金雀根30,茜草30,生地30,研粉,混匀制成糖衣片。每日30片,分3次服,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2益气活血温阳汤(上海市瑞金医院卞宗沛) 当归9,赤芍9,丹参9,桂枝9,党参9,黄芪15,附子6,陈皮6,水煎服。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3地肤子方(江苏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地肤子30,槐花12,白菊花9,款冬花9,夜交藤9,水煎服。清热利湿,解毒。主治多形红斑。 外治方: 1皮肤糜烂者,用三黄洗剂(经验方),外擦。 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细末。上药1015,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碳酸1ml。临用时摇匀,以棉花蘸药汁搽患处,每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