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95110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民族精神名言.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爱国如饥渴。班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

2、,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人民不仅有权爱

3、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

4、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彭德怀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

5、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傅雷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苏步青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江泽民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吴仲华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任继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