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95042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OOO 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2011年 11月22日目 录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5 1.2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内容及范围5 1.3承办单位概况5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提出背景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 3.1市场分析需求预测12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1建设规模16 4.2建设内容16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选址原则 17 5.2项目选址 18 5.3项目区自然条件 18 5.4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20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6.1总图 21

2、6.2工艺方案 22 6.3仪器设备 26第七章公用工程 7.1设计依据 27 7.2电气工程 28 7.3供水工程 29 7.4排水工程 29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8.1研究依据 30 8.2项目所处环境现状 30 8.3建设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31 8.4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31 8.5环境保护综合刹用 32 8.6环境评价结论33 第九章节能 9.1节能必要性 33 9.2主要设计依据与原则33 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10.1概述 34 10.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35 10.3设计中采用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35 10.4消防 36 第十一章机构设置和定员 11.1

3、公司体制及组织机构 3711.2劳动定员 37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建设进度 12.1基本要求 3712.2项目组织 3812.3项目管理 38 12.4建设进度 39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3913.2编制范围 4013.3投资估算 4013.4资金筹措 40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14.1财务评价 40 15结论建议 40 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项目名称:山茱萸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位置:OOO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模:年综合加工山茱萸鲜果500吨加工厂 项目总投资: 项目负责人: 1.2 项目可行性报告报

4、告编制内容及范围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本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本报告根据国家对项目可研报告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提出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证;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方案、设备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消防、节能、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3承办单位概况OOO省富土亿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10105000356170(1-1),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法人代表赵志琦。 公司现有山茱萸经济林基地两万余亩,种植基地位于

5、在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马营山,种植山茱萸数15万余株,已有30年的树龄,已进入盛果期,另有梨木及其它杂木百万余株。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在植物分类学中,山茱萸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山茱萸种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5米。生长缓慢。单叶对生,鹅卵形,被伏小绒毛。花黄色, 干性花,伞形花序。花期23月,先花后叶开放。果期411月,幼时青色,熟时红色至紫红色,有光泽,外果皮革质,内果皮肉质,内果核坚硬木质。山茱萸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

6、山芋肉、实枣儿。目前,已从山茱萸属植物中分得挥发性成分、环烯醚萜类成分、鞣质和黄酮等4大类成分。 主要成分:挥发性成分:果肉中含有挥发油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其中有9种单萜烃、6种倍半萜烃、5种脂肪烃、7种单萜醇、6种脂肪醇、4种单萜醛及酮、3种脂肪醛及酮、4种酸、8种酯和15种芳香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主要成分有异丁醇、丁醇、异戊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甲基丁香油酚、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桂皮酸苄酯、棕榈酸和硬脂酸等。山茱萸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山茱萸甙毒性很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山茱萸具有免疫调节,抗糖尿病,降低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对失血性休克

7、、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抗菌、抗炎等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山茱萸具有抗休克、强心作用,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记忆力,抗癌、抗艾滋病和治疗不育症等作用以及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山茱萸在体外有杀死腹水癌细胞的作用亦有抗实验性肝损害的作用。对因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自古以来,山茱萸即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以成熟果肉入药,故俗称山萸肉,枣皮。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疼、阳痿遗精、内热消渴等症。其主要成份为山茱萸甙、熊果酸、维生素A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及免疫力下降均有较

8、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山茱萸是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山茱萸微温,无毒。主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耳聋,下气,出汗,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清代本草新编载:“补阴之药未有布片,胜者也惟山萸大补肝肾专而不杂,既无寒热之偏,又无阴阳之背,实为诸补阴之冠。” 南阳人医圣张仲景以山茱萸为君药,创制金匮肾气丸,对后市启发很大。宋代御医钱易在此基础上经加减研制出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目前已形成年10亿元的产值规模。自汉代以来,山茱萸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隔,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而被历代医学家所喜用。清代本草新编载:“补阴之药未有不

9、偏者,胜者也唯有山茱萸大补肝肾而不杂,既无寒热之偏,又无阴阳之背,实为诸补阴之冠”。称其为“补阴圣药”,实不为过。山茱萸又是经典园林观赏树种,只是它长期位于名贵中药材之列,人们重视它,保护它,而没有很好的开发应用而已。除传统药用功能外 具有四大观赏效果:春赏萸花、夏看影姿、秋观红果、冬品白雪美景与满树红果或黄花相映衬的野趣与生机。山茱萸是药食兼用植物。其果实成熟后可直接鲜食,风味纯正,酸甜可口。由于果实内富含铁、维生素A、C 和熊果酸、多糖等有机物质,故对人体具有很大的食疗和保健作用。古代就有山茱萸果实,六味地黄酒行世。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山茱萸在保健酒类、食品添加剂、有机果汁饮品和功能

10、性饮品方面得到很大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上市的各类饮食产品有:六味地黄酒、有机山茱萸汁、山茱萸果脯、食醋、果酒等。 除上述功用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山茱萸的生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制药企业药逐步建立起GAP优质山茱萸药材生产基地:食用和出口领域要求现有生产基地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绿色无公害,医用山茱萸总苷提取目前在国内企业还处于初步阶段,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全国山茱萸已从自然分布状态的OOO、陕西、浙江三个主产省的三个山系,经人工发展到安徽、山西、湖北、山东、辽宁、河北等省市;生产面积由二十年前的全国30万亩,扩大到2006年来的100万亩;年药材产出量由

11、1990年的120万公斤,上升到2006年底的500万公斤,农业产值达2亿元。工业方面,全国共有六味地黄山产企业300余家,年生产“六八味系列中成药15亿瓶”,仅山茱萸的市场增加值即达10亿元以上。加上园林绿化、食品饮料、种子种苗、科研开发、市场贸易、出口创汇等领域,山茱萸已经形成总产值20亿元的特色农林规模产业;从业人员5000万人。山茱萸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绿化,佑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茱萸之乡OOO省洛阳市洛宁县洛宁县底张乡马营山依托多年来形成的自然资源优势,根据中药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在搞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将山茱萸的

12、产业化开发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地方财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另外,实现OOO中药产业现代化是适应建设中部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要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三大产业领域,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领域。因此,要依托中原地区较完备的生物医药加工生产体系和完善的生物技术研发机构,争取创建中部国家级生物医药保健产业基地,使OOO省在全国生物保健产业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建设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山茱萸目前的主要治疗作用仍局限在传统的肾虚证的治疗方面。现在,已经有药理实验证实,山茱萸在治疗现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然而其成型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另外山茱萸在提高记忆、抗氧化衰老方面的药用价值也有待于开发研究形成产品。第三章 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3.1市场分析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和最大的中药生产、使用国,中药产业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随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需要的日益扩大和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中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在国际知识产权不断加强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