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教学实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94451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潮》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潮》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潮》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潮》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潮》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潮》教学实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潮?教学实录师导入新课:通过上文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听潮?这篇散文作者借助于文字给我们描绘了哪三幅图画?生: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师板书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描绘这三幅图画的配乐朗诵 ,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与这三幅画面分别加重语调相照应的文字。听完录音生纷纷答复:海睡图512、海醒图1314、海怒图1519。师:请大家迅速看书 ,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潮音的变化的?提示:可从正面和侧面考虑生:正面→潮的声音、情态、动作 ,银光的变化等 ,侧面→“我和“妻的心情等。师板书声音、情态、动作 ,银光、心情师:首先让我们来欣赏第一幅画面。请大家速读5者12节 ,在书上

2、分别画出描写声音、情态、动作 ,银光、心情的词语或句子。生纷纷发言。声音→沉吟、情态→静寂、动作→吻 ,银光→银鳞样、心情我和妻→喜悦师:大家轻声读一读 ,想一想这里作者创造的意境像什么?大家纷纷发言:像一首摇篮曲 ,像一首催眠曲 ,像一首小夜曲师:放了一首舒伯特的小夜曲。生如痴如醉 ,在轻轻的、静静的、温柔的乐曲中恍如进入梦乡。稍隔片刻师放“海睡图配乐朗诵。师未发问 ,生纷纷坐不住了 ,叽叽喳喳地说 ,这是打击乐 ,这是奏鸣曲师顺势点拔 ,请大家互相讨论去感受这首乐曲上不同的旋律师提示学生参照潮的声音、情态、动作 ,银光的变化等方面生纷纷答复

3、:声音→奏鸣、情态→恼怒、动作→掀、银光→银龙样有的学生叫起来了 ,老师 ,作者这里未写心情。师趁机引导 ,同学们能不能设想一下此时“我和“妻的心情?生略加思考 ,纷纷举手答复说:“我渐渐兴奋 ,“妻开始紧张。师继续问 ,“我和“妻的心情变化是由什么变化引起的?生不加思索地答道:“这是由潮音变化引起的。师:这时潮音变化有何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生:汩汩的声音→像铃子、铙钹、钟鼓→发出抵抗的嗥叫由小到大师:让我们一起来读第14小节 ,体会此时大海的情态 ,试想一下它像什么?刚读完就有学生说:它像一个巨人 ,已渐渐从沉睡中睡来

4、。师放一段奏鸣曲 ,随着乐曲旋律跳跃 ,学生的情绪也渐渐高涨 ,有几个学生还做着小动作 ,模仿海的“巨人刚刚醒时的情态:喘着气 ,转侧着 ,打着呵欠 ,伸着懒腰 ,抹着眼睛踢着推着咬着接着师放“海怒图配乐朗诵 ,要求学生随文圈出描写海潮声音、情态、动作 ,银光的变化和“我与“妻的心情的句子。生:声音→怒吼 ,情态→愤怒 ,动作→扑 ,银光→消失了 ,心情→“妻:害怕、“我:溺爱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乐章 ,体会一下作者描绘了大海什么特点?生:惊天动地的气势和无坚不摧的威力。师:作者觉得这样的大海美吗 ,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加以说明?生:美。“这是伟

5、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师补充道 ,作者曾说过“他爱大海 ,人生就像大海。请大家想想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生七嘴八舌:像大海一样宽容大度 ,容纳百川像大海一样奔涌不息 ,勇往直前像大海一样不畏困难 ,敢于搏击师:请大家大声地读这幅图 ,感受一下作者创造的意境像哪种乐曲?生互相讨论。师边用眼神示意 ,边作交响乐的手势。生:这是一首战斗交响乐。师放了一首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命?。在惊天动地的音响旋律中 ,生情绪激昂 ,无比兴奋。片刻师:同学们 ,你最喜欢哪幅图画 ,为什么?生跃跃欲试。一位女生说:“我喜欢‘海睡图’ ,因为它富于诗意 ,轻轻的 ,很温柔。一位男生说:“我喜欢‘海怒图’ ,因为它教会人们勇敢 ,给了人们挑战困难的精神。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大海是变化莫测的 ,不同的时间它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时间表现为不同的美。每一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所爱。下面请每一个同学带着自己的喜好 ,带着自己的感情 ,再来欣赏一遍配乐朗诵?听潮?。学生有的闭目静听 ,有的奋臂欲起 ,有的激情迸发。在此起彼伏的旋律中 ,下课铃声响起板书设计:声音情态动作银光心情旋律海睡图沉吟静寂吻银鳞样喜悦喜悦小夜曲海醒图奏鸣恼怒掀银龙样紧张兴奋奏鸣曲海怒图怒吼愤怒扑消失了害怕溺爱交响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