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94224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与方法: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重点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 大。中心 发人李兴万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法学法教具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探究一:我国

2、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背景1外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内因: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二)过程:1.思想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春)(1)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干试验 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除两_最

3、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个人主页)科目:高一历史授课人:教学过程(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 深远的意义。2明确目标:中共十四大(1992。10) 内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 的阶段。3.勾画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11) 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

4、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 点。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 调节作用础性调节作用资源配置 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 在国

5、家宏 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注: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 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4.认识深化:中共十五大(1997。9)内容: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过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历史回眸:建国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历程要点:(1)建国初到1956年前,以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3)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局面。(4)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初步建立: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表现:(1)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2) 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教 学 探 讨 与 反 思:备课组长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