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94012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某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A美国东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2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沿岸地区空气湿度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减缓向北航行油轮航速D降低沿岸地区气温答案:1.C2.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洋流的定位。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该洋流可能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故选C。第2题,该洋流若

2、为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则可以加快向北航行油轮的航速,故C错误;随着洋流流动,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会扩大,故B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下图为南纬15的海洋表面水温变化曲线,M为水温最低点。据此回答35题。3M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A向南向东 B向南向西C向北向西 D向北向东4受洋流影响,M东岸陆地的气候特点是()A多云雾 B多降雨C多降雪 D多高温5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则()A海鸟大量增加 B沿岸降水减少C洋流速度加快 D鱼类大量转移答案:3.C4.A5.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结合经纬网知,M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低纬度地区,为秘鲁寒流,向

3、西、向北流动。第4题,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M点纬度较低,水汽蒸发旺盛,由于受寒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排除其他三项。第5题,本题考查洋流变化对沿岸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意味着水温异常升高,使得海洋鱼类数量大大减少,也使得以此为食的海鸟数量减少,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水温升高,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大大减弱,相反会带来降水,排除B项;洋流的流速与水温升高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68题。6图示时段最可能是()A35月 B68月C911月 D11月次年2月7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

4、夏季,原因是()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87月,图中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C无风顺水 D无风逆水答案:6.D7.A8.C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7题,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使海水流速加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使海水流速变慢。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

5、流向相反;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第8题,7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风力微弱。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该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分别可能是 ()暖流寒流大洋东岸大洋西岸A BC D10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B增加了湿热程度C扩大了温

6、带的范围D降低了干、热程度11如果在秘鲁沿海也有一个伞式洋流发电站,那么它可能对该海域的影响是 ()A造成海洋的严重污染B加速海上油气开发C使海上交通更加便利D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答案:9.B10.A11.D解析:本题组考查洋流问题分析。第9题,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洋流向南流,应该为暖流,位于大洋西岸,B正确。第10题,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为寒流,其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加剧了沿岸的荒漠环境,A正确。第11题,如果在秘鲁沿海也有一个伞式洋流发电站,会造成一些噪声污染,影响鱼群集聚,进而影响海洋渔业生产,D正确。二、综合题(共46分)1

7、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美名,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1)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的空间分布特点。(2)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衰的原因。(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多,西部、北部沿海少。(2)冰川作用(东北):海岸曲折,

8、多峡湾;或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流水侵蚀作用;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流动。(3)兴起的原因:寒流、暖流交汇;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临近欧洲、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衰落的原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4)纬度较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聚落的分布特征,根据聚落符号的分布可知,图示半岛的聚落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多,内陆

9、少,东南、东部沿海多,西部、北部沿海少。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东北部海岸曲折,多峡湾。区域内湖泊广布,湖泊多位于河流上游,是冰蚀形成的高原湖泊群,地表有河流,外力作用有流水侵蚀。第(3)题,考查渔场的形成条件和衰落原因,甲附近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渔场的形成条件可从寒、暖流交汇,地表径流入海等方面分析,渔场兴盛可从渔业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生产技术等条件进行分析,渔场的衰落原因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大量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难以恢复。第(4)题,考查渔场的渔业生产条件,主要从该地的气候方面如:气温低、风力大、多阴雨天气、多雾等方面对渔业生产造

10、成不利条件。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载重量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 m高,强则高达15 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材料二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

11、。(1)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2)好望角航线上的G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3)G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交通事故。(3)由于受东南信风

12、(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聚而形成渔场。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航海线路和好望角形成风浪的原因。好望角位于南非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这里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尤其是好望角的冬季,中纬度地带成为温差较大的地区,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极易导致风暴频发。好望角接近南纬40,(南纬40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是好望角巨浪生成的另一个原因。此外,在辽阔的海域中,海流突遇好望角陆地,产生侧向阻挡作用,这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

13、年不断,尤其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更加恶劣。因此,西方国家常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称为“咆哮西风带”,而把好望角的航线比作“鬼门关”。第(2)题,主要考查海雾的形成与影响。G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可以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回答。(本格拉)寒流经过G海域,对该海域有降温作用;东南信风(盛行风)带来的热空气遇海面冷海流,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出现海雾会影响海洋航运的速度与安全。第(3)题,主要考查渔场的形成。信风带大陆的西岸,多盛行离岸风,形成涌升流,形成渔场。其关联大致可以表示为:信风带的西岸盛行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形成上升流,导致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

14、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刷题加餐练(2013新课标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1题。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答案:D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洋流、天气气候等知识。读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为美国西海岸,地中海气候区,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夏季多雾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强,空气湿度大;同时沿岸寒流的

15、降温作用强,导致水汽凝结。故D项正确。(2018河北衡水月考)下图为某海陆位置局部示意图,图中纬线上面的数据代表各点距海岸的距离,下面的数据代表相应的海水表层温度。读图,回答23题。2该陆地的沿海海域()A有大量淡水流入B有暖流经过C有寒流经过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3该海域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是()A沿南回归线呈东西带状分布B在南回归线附近呈点、面状分布C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呈狭长带状分布D在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呈狭长带状分布答案:2.C3.D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断。从经纬度位置来看,该区域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陆地淡水流入海洋极少。从表格数据得出,距海岸208米处水温低于同纬度附近水域水温,说明这里有寒流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