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936402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元1082苏轼的《寒食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iI古建家) mvw.guj irjnchi n a .cn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公元 1082,苏轼的寒食帖J I !I; “ !*中怕hymL鈕* -df 占一:一:吿十酝*-舟 Ji-n-&厂禧札匸产F-r-g*上咗.41*JiRIflrHph* 4丄 4it空feLz tJtNll itMF-l-ilfH 严鼻山.-此T- T4-4F *!尸诰Llle vix电 4.4-|-廿44 乩.U8d A si # ”出討Jt為丄 1 二hfiLTF 寸兄1|吓1 H-LJ-aIJttJ 工 H出曰1*丰n:r/丄良KrA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

2、具,那是一个农民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汗。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中发育,不断抬高他的视线,让他对未来的每一天都怀有乐观的想象。孔孟老庄、四书五经,此时都没了用场。他日复一日地观赏着眼前的天然大书,对它在每个瞬间里的细微变化深感痴迷。人生如蚁,他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天天要为五斗米折腰。公元1082 年,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三”的寒食帖,在黄州,等着苏轼书 写。“天下行书第一”,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四百年后,唐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颜真卿写下“天下行书第二” 祭侄文稿。在我看来,被称作“天下行书第二”的

3、,应该是李白上阳台帖。当然, 这只是出于个人偏好。艺术没有第一名,兰亭集序的榜首位置,想必与唐 太宗李世民的推崇有关,但假如它永远第一,后来的艺术史就没有价值了,后 来的艺术家就都可以洗洗睡了。当然我们也不必那么较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第一。无论怎样,寒食帖,这“天下行书第三”,要等到祭侄文稿三百多 年之后,才在苏轼的笔下,恣性挥洒。王羲之兰亭集序原稿已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唐代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褚遂良临绢本和定武本。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寒食帖,则都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之间,有五代杨凝式,以超逸的书美境界获 得了显著的历史地位;

4、有梅妻鹤子的林逋,书法如秋水明月,干净透澈,一尘 不染;有范仲淹,“落笔痛快沉着”。他们的作品,故宫博物院都有收存。其中 范仲淹的楷书道服赞,笔法瘦硬方正,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说它 “行笔瘦劲,风骨峭拔如其人”,远行帖和边事帖,一律粉花笺本,亦 在清劲中见法度,一如他的人格,“庄严清澈,信如其品”。但宋代书法的真正代表,却是“苏黄米蔡”。苏轼寒食帖,则被认为是 宋人美学的最佳范例。这幅字,是在一个原本与苏轼毫无干系的地方黄州完成的。也是在这一年,苏轼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这字,这词,这文,无不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不朽经典。将近一千年后,我在书房里临写寒食帖 ,心里想着,公

5、元1082 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苏轼的生命里,到底发生了什么?11世纪,那个慷慨收留了苏轼的黄州,实际上还是一片萧索之地。这座位 于大江之湄的小城,距武汉市仅需一个小时车程,如今早已是满眼繁华,而在 当时,却十分寥落荒凉。苏轼在儿子苏迈的陪伴下,一路风尘、踉踉跄跄地到了黄州一个原本 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荒僻之地。那时的他,一身鲜血,遍体鳞伤。乌台诗狱, 让他领教了那个朝代的黑暗。所幸,他没有被推上断头台。黄州虽远,毕竟给 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慢慢适应眼前的黑暗。他的入狱,固然是小人们精 诚合作的结果,但不能说与他自己没有干系。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对劣行从 不妥协,在他的心里,一

6、切都是黑白分明,但对于对方,他无可奈何,自己, 却落了一堆把柄,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喜欢写诗,喜欢在诗里发牢 骚,他不懂“墙里秋千墙外道”的道理,说到底,是他的生命没有成熟。那成熟 不是圆滑,而是接纳。黑暗与苦难,不是在旦夕之间可以扫除的,在消失之 前,他要接纳它们,承认它们的存在,甚至学会与它们共处。那段时间,苏轼开始整理自己复杂的心绪。蒋勋说:“这段时间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剧的时候,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 候。”人是有适应性的,他开始适应,而且必须适应这里的生活。从苏轼写给王庆源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黄州最初的行迹: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客至,多辞以不在,往

7、来书疏如山,不复答也。此味甚佳,生来未曾有此适。在给毕仲举的信中,又说: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安在哉?到了黄州,苏轼父子一时无处落脚,只好在一处寺院里暂居。那座寺院, 叫定惠院,坐落在城中,东行五十步就是城墙的东门,虽几度兴废,但至今仍 在。院中有花木修竹,园池风景,一切都宛如苏轼诗中所言。只是增加了后世 仰慕者的题字匾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晚清名臣林则徐写下的一副对 联:岭海答传书,七百年佛地因缘,不仅高楼邻白傅;岷峨回远梦,四千里仙 踪游戏,尚留名刹配黄州。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抬眼,见杂花满山,竟有海棠一株。海棠是苏轼故 乡的名贵花卉

8、,别地向无此花,像黄州这样偏远之地,没有人知道它的名贵。 看见那株海棠,苏轼突然生出一种奇幻的感觉。他抬首望天,心想一定是天上 的鸿鹄把花种带到了黄州。那株茂盛而孤独的繁华,让他瞬间看到了自己。他 惨然一笑,吟出一首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唯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 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 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 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 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

9、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 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贵妃宿醉未醒,玄宗见她“朱唇酒 晕”,笑曰:“岂是妃子醉耶?真海棠睡未足耳。”唐玄宗以人比花,苏轼则是以 花自寓了。初到黄州的日子里,他没事就抄写这首诗,不知不觉之间,竟然抄写了几 十本。独自走路,在这无人问候的小城,没有朋友,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有 一株远远的花树,与他相依为伴。这个仓皇疲惫的旅者,愿意像杨贵妃那样, 宿醉不醒。竹叶在定惠院绵密的风声中晃动着,苏轼沉沉地睡去,像他诗里写 的: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醒来时,窗外依旧是绵密的风声,还夹杂着竹子的清香。于是他觉得,

10、这 巢穴虽小,却是那样地温暖。萧萧的风声中,他再次睡去,“昏昏觉还卧,辗转 无由足”,但没有做梦。即使做梦,也不会梦到朝廷上的岁月,那岁月已经太 远,已被他甩在身后,丢在千里外的皇城中。但有时也有梦。他会梦见故人,梦见自己的父亲、弟弟,梦见司马光、张方平,甚至梦见王安石。这让他在梦醒时分感到一种彻骨的孤寂。这里远离朝 阙,朋友都远在他乡,找不出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连敌人都没有。寂寞中的孤独者,是他此时唯一确定的身份。在定惠院寓居,他写下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会在万籁俱寂时刻,漫步于修竹古木之间,谛听

11、风声雨声虫鸣声,也有 时去江边,捡上一堆石子,独自在江面上打水漂。还有时,他干脆跑到田间、 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父、樵夫、商贩谈天说笑,偶尔碰上不善言 辞的人,无话可说,他就央告人家给他讲个鬼故事,那人或许还要推辞,摇头 说:“没有鬼故事。”苏轼则说:“瞎编一个也行!”话落处,扬起一片笑声。花开花落,风月无边,可以抚慰脑子,却不能安抚肚子。苏轼的俸禄,此时已微薄得可怜。身为谪放官员,朝廷只提供一点微薄的实物配给,正常的俸 禄都停止了。而苏轼虽然为官已二十多年,但如他自己所说,“俸入所得,随手 辄尽”,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并无多少积蓄。按照黄州当时的物价水平,一 斗米大约二十文钱,

12、一匹绢大约一千二百文钱,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花销, 一个月下来也得四千多文钱。对于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更何况,他的 家眷也来到黄州相聚,全家团圆的兴奋过后,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横在他们面 前:这么多张嘴,拿什么糊口?为了把日子过下去,苏轼决定实行计划经济:月初,他拿出四千五百钱分 作三十份,一份份地悬挂在房梁上。每天早晨,他用叉子挑一份下来,然后藏 起叉子,即便一百五十钱不够用,也不再取。一旦有节余,便放进一只竹筒。 等到竹筒里的钱足够多时,他就邀约朋友,或是和夫人王闰之以及侍妾王朝云 沽酒共饮。即使维持着这种最低标准的生活,苏轼带到黄州的钱款,大概也只能支撑 一年。一年以后该怎么办?妻子

13、忧心忡忡,朋友也跟着着急,只有苏轼淡定如 常,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意思是,等钱用光了再作 筹划,正所谓水到渠成,无须提前发愁,更不需要提前预支烦恼。等到第二年,家中的银子即将用尽的时候,生计的问题真的有了解决的办 法。那时,已经是春暖时节,山谷里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开得耀眼,苏轼穿着单 薄的春衫,一眼看见了黄州城东那片荒芜的坡地。马梦得最先发现了那片荒芜的山坡。他是苏轼在汴京时最好的朋友之一, 曾在太学里做官,只因苏轼在他书斋的墙壁上题了一首杜甫的诗秋雨叹, 受到围攻,一气之下他辞了官,铁心追随苏轼。苏轼到黄州,他也千里迢迢赶 来,与苏轼同甘共苦。马梦得向官府请领了这块地,

14、苏轼从此像鲁滨逊一样,开始荒野求生。那是一片被荒置的野地,大约百余步长短,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做过营 地。几十年后,曾经拜相(参知政事)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来黄州拜谒东坡,后 来在吴船录里,他描述了东坡的景象:郡东山垄重复,中有平地,四向皆有小冈环之。那片被荒弃的土地,苏轼却对它一见倾心,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不会对食 物太过挑剔。这本是一块无名高地,因为它位于城东,让苏轼想起他心仪的诗 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到忠州做刺史时,也居住在城东,写了东坡种花二首, 还写了一首步东坡,所以,苏轼干脆把这块地,称为“东坡”。他也从此自称“东坡居士”。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里大名鼎鼎的苏轼,此时才算正式出场。四苏东坡不会忘记

15、那一年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 年),他在那块 名叫东坡的土地上开始尝试做一个农民。苏东坡开始农业生产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煽风点火”,因为那些枯草, 枝枝柯柯,弯弯曲曲,缠绕在土地上,拒绝着庄稼生长,苏东坡觉得既刺手, 又棘手。于是,苏东坡在荒原上点了一把火。今天我们想象他当时呼喊与奔跑 的样子,内心都会感到畅快。因为他不只烧去了地上的杂草,也烧去了他心里 的杂草。自那一刻起,他不再患得患失,而是开始务实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所 有困顿,他懂得了自己无论站立在哪里,都应当从脚下的土壤中汲取营养。火 在荒原上燃起来,像有一支画笔,涂改了大地上的景物。大火将尽时,露出来 的不仅是满目瓦砾,竟然还有一口暗井。那是来自上天的犒赏,帮助他解决了 灌溉的问题。这让苏东坡大喜过望,说:“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那意思 是,吃饱肚子还是奢望,但是至少,不必为水源发愁了。苏东坡买来了一头牛,还有锄头、水桶、镰刀之类的农具,那是一个农民 的笔墨纸砚,收纳着他的时光与命运。劳作时,苏东坡头戴竹笠,在田间挥 汗。第一年种下的麦子在时光中发育,不断抬高他的视线,让他对未来的每一 天都怀有乐观的想象。孔孟老庄、四书五经,此时都没了用场。他日复一日地 观赏着眼前的天然大书,对它在每个瞬间里的细微变化深感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