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92728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交往中的攻击性行为一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已经由来已久。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定义为“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3070年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之后,L.D.Eron讲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如今心理学普遍把攻击性定义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讽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告状等)。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尤其当幼儿的需求得不到

2、满足,或者其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咬人、推人、踢人、大声叫喊抢别人的东西等。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乐。)和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以手段性攻击居多,因为幼儿间的争吵打架很多是为了争抢玩具或者游戏中的角色分布不均造成的。从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型攻击。敌意性攻击多指嘲笑、谩骂、讽刺等言语上的攻击,而工具型攻击一般指为了某个目的而对对方进行的行为伤害。研究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

3、攻击性行为类型逐渐从工具型攻击转向敌意性攻击。年幼的幼儿更多的用打人、咬人、推人来表示自己愤怒的情绪,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逐渐选择言语攻击。当然这也可能与家庭里面经常性发生争吵有关。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和偶发性攻击性行为。习惯性攻击行为是指个别幼儿由于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而又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因而养成某种习惯,频频发生,成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偶发性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两次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这一类。前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后者则只是一般的行为问题。另外,研究表明,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1

4、974年,Whiting和Pope对3至10岁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表明,男孩更多地参加模拟攻击游戏。1980年,Maccoby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男孩比女孩更易卷入攻击性事件中。而在攻击方式方面,男生更倾向与身体攻击,女生更倾向于言语攻击。总之,无论从攻击行为还是攻击倾向来说,幼儿时期的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一)理论研究关于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前人已经做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攻击是人类两大本能之一的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生的本能的妨碍,从而转嫁到外部,从而以

5、攻击行为表现出来。幼儿的攻击行为就是源于幼儿的破坏性本能。洛伦茨的习性说认为,攻击是动物包括人类生活不可避免地组成部分,人类要想避免一些不良的攻击行为就邀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来消耗过多的攻击本能。儿童的攻击也是源于认得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我觉得他的这一说法与席勒和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有点相似,都强调需要用游戏、活动消耗多余的精力、本能。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遭受挫折之后的一种表现。“攻击永远是挫折之后的一种后果。”温勒的玩具实验表明,受挫折之后的幼儿更明显表现出摔东西等破坏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学习是攻击的主要决定因素。班

6、杜拉的研究发现,攻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不仅直接的观察学习可以获得,间接的大众传媒也可以获得。(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首先,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我国学者认为,“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实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转台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其次,与情绪唤起水平有关。齐而曼等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另外,性唤起等特异性的唤起水平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性行为。另外,与性激素有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性别不同,攻击行为的方式不同,攻击倾向也有明显差异。在Sam这个个案中,目前没有证据表明,Sam的习惯性攻击

7、行为是生物学因素引起的。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幼儿园环境,同伴关系,大众传媒等。首先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研究表明专制型的家庭和放任型的家庭更易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专制型的家庭中,幼儿受到过分的压抑,没有自由的空间,导致幼儿极度想要释放和宣泄,从而把这种感受转变成了攻击性行为。而在放任型的家庭环境中,一切都以幼儿为中心,幼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长此以往,一旦幼儿有什么不满意的就会大发脾气,产生攻击性行为。Sam的家庭就是一个放任型的家庭,即使当爸爸想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家里的其他成员会站出来替Sam说好话,Sam在家里就是个“皇帝”,可是到了幼儿园了,谁都不买他的帐

8、,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找不到自我的Sam非常容易发脾气,引发攻击性行为。其次是幼儿园环境,比如幼儿园的风气,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制度等都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一所制度严谨,风气良好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幼儿也比较规矩,攻击性行为相对较少。另外老师对幼儿的态度也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影响。另外还有同伴关系,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而当幼儿被其他孩子排挤、孤立时,很可能因为不满或者失落而对其他幼儿,特别是排挤他的幼儿实施攻击性行为。Sam的性格导致他在班级里面不太受欢迎,这促使其频繁地对其他幼儿甚至老师施攻击性行为。另外,幼儿间的相互模仿也可能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最后是大众传媒

9、。我们不能保证,幼儿接触的大众传媒都是健康的,无暴力的。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比较弱的判断力。一些不健康的大众传媒如果不慎让幼儿接触到了,幼儿很可能因为好奇而模仿,导致了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要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多方面考虑,了解其真正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针对Sam的情况,我觉得他的攻击性行为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家庭和大众传媒因素,所以最重要的是园方跟家庭进行家园合作,老师可以帮助家长改正错误的教养态度,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幼儿自身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家长自身首先要避免攻击性行为。参考文献1 张倩,郭念锋攻击行为

10、儿童大脑半球某些认知特点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1)2 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1997,(4)3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 Shium Andrew Chen 杨治良,刘素珍.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2)5 罗胜庆攻击性行为的理论模型综述J.中文期刊网2010/02/016 Ge X,Conger R,Cadoret Retal.The developmental interface between nature and nurture :A mutual influence model of childhood

11、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parent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1996,(32)7 陈世平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2)8 柯海霞,钟娟,王洪丽,张娴姝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9 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10 李山川剖析儿童攻击性行为J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2006,(12)11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张春梅儿童攻击行为及其相关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