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汇报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92711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实践汇报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一、基地发展历程学校创建于1230 年,其前身是舟山最早的书院虹桥书院,学校设中心、虹桥两个教学 点,23个教学班,近900名学生,教师60 位。近年来,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不断 进行探索与尝试,从实际出发,挖掘资源,以素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了 “米丘林” 劳动实践基地,构筑了素质教育新空间。从 98年开始我们就建立了劳动实践基 地,2000 年,从虹桥搬迁到了现中心。2004 年,经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建立了农业科 技园。占地8 亩,由四部分组成:西侧是面积144平米的暖房,(有机质栽培基地)及花卉 培育基地;东侧是 432 平米的蔬菜园,

2、培植新引进科技蔬菜与时令蔬菜;暖房的南边为每个 面积 50 平米的大棚 6 个,种植各种科技含金量较高的外来引进的蔬菜、水果;占地 2000 多平米的果木园里培植文旦、橘子、雪梨等。并按标准配备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用的劳动工 具、实践材料。劳动实践基地初具规模。2005 年开始,学校将“米丘林”劳动实践教育正 式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和管理制度。去年开始,学校根据 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转型升级。实施劳动科技教育,从劳动技术方 式(如机质栽培技术)、劳动设备(如自动浇水系统)及培植内容(如太空丝瓜)等方面加 以改进,增加科技含金量。新劳动实践基地的功能

3、定位方面,我们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 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孩子除一部分从事别的工作外,大部分还 是会留在农村,农村将是未来孩子们驰骋的天地,而懂得科技兴农的孩子将使他们有灿烂的 人生前景。为此,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在“米丘林”劳动基地的学习和体验与 科技兴农结合起来,提出“实施科技劳动教育,培养现代小农人”的工作思路,通过参加科 技劳动教育和基地实践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基本的科技素养和职业兴趣,为他 们将来的工作生存打下一定的基础。基地建设前后历经10 余年,从张校长到邵校长到黄校长最后到我,基地建设不断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求,

4、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历久弥新,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学校教育取得显著 成效,先后被评为 “省绿色学校”、“市劳动实践特色学校”、市“首批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示 范学校”、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市区两级劳动实践教育现场会多次在 我校召开,先进经验多次在省市级交流。学生在省、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劳技作品比赛 中频频获奖。劳动实践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二、基地实施保障(一)、组织保障 实践场所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杂的工作,只有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才能确保建设工 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学校建立“基地建设领导组、基地建设工作理论研究组及科技劳动实施 小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指导组”,明确

5、工作职责,对学校基地建设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进行深入而理性的思考,开展积极而慎重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经常做好阶段性的分析与研究, 确保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1、实践场所建设领导组:组长:夏波芬组员:徐敏君 鲍金星 邵科女 陈小飞2、基地建设理论研究组:组长:徐敏君组员:马丽萍 李梅红3、科技劳动实践小组:组长:邵科女组员: 陈小飞 各米丘林任课教师 各班主任4、基地建设后勤保障组组长:鲍金星组员:王满珠 沈红富 梅爱君5、基地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张汉耀组员:夏阿表(二)、师资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拥有一支包括“教师、家长、专家”在内的师资队伍,他们知理论、 懂业务、有技术,为基地建设与

6、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1、教师:第一类:科学教师及班主任为科技劳动教育的主要指导者。 第二类:学校全面实施教学计划内的“米丘林”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教师为第二类教师。 第三类:为各学科教师,学校要求各自学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 动实践教育。2、家长: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把一部分在培植方 面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聘为校外辅导员,是我们的另一个师资途径。3、专家:与市农、林科所建立长期活动关系,聘请他们的高级农艺师农校校长张汉耀作为 我校“米丘林”农业科技园的技术顾问,保证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进行有关知识讲座,并经常 性地进行实地种植、养育技术指导

7、,使学生的种植更科学、更有效。这样,多方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合。 随着劳动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锤炼出一支育人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有许多教 师分别被评为“优秀教师”、市科技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等,并有多篇劳动教育论文、案例 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三)、课程保障 学校建立米丘林校本课程,同时为配合教学编制了米丘林校本教材,实施两周一次 的授课。(四)经费保障 学校建立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近五万元用于基地的建设、教师的培训、专 家的聘请、劳动工具和实践材料的添置。三、基地实践活动开展 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努力挖掘资源,适应时代

8、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走出了一条“实施科技劳动教育,培养现代小农人”的新路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1、分类实践。基地活动采取“校内为主、校外、家庭为辅”的使用原则。本着“解放学生 的手,让学生操作”的思想,学校将“米丘林”农业科技园划块包干,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 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按班级实行责任制。蔬菜园主要由四五年级负责,有计划地种植蔬菜, 开展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等实践活动;果木园主要由五年级负责,培植和管理文旦、橘 子等,参加施肥、修剪、采摘等实践活动;大棚区由五六年级负责,开展新品种蔬果及海岛 驯化蔬果的栽培。花卉基地由每个班级负责,对暖房内花卉的实施培育与养护。

9、各班又按流 动管理顺序承包给各小队,在各中小队之间开展竞赛,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实践的热情。 同时引进大班带小班的实践机制,就是让高年级同学带领低年级同学一起研究与劳动,合作 管理,提高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效。例:班级实践项目四(1)班 三(1)班蚕豆的种植、土豆的种植四(2)班 三(2)班草莓的种植、黄瓜的种植五(1)班 二(1)班凤仙花的栽培五(2)班 二(2)班四季豆的种植六(1)班 一(1)班甜玉米的种植六(2)班 一(2)班黑皮冬瓜的种植2、科技创新。 研究性学习:在“米丘林”基地里,我们还引导学生开展番茄家族中的珍品“希腊神 哥”黑番茄、有基机质栽培铁皮石斛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孩子们在这

10、些丰富多彩的研究 性学习活动中,既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又感受了科技的神奇与力量。如:有机质栽培铁皮石 斛的先进技术的研究,区农科所的所长亲临基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每一次的科技实践活 动中,“现代小农人们”都开展了讨论,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 写好体验日记,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摸索中获得成功的过程,培 养了他们科学创新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还有: 校科技实践小组番茄家族中的珍品“希腊神哥”黑番茄新型绿色环保蔬菜花生芽新型绿化植物竹柏五(1)科技实践小组1新型环保食用竹笋绿竹 考察、栽培落户在舟山的台湾竹笋“绿竹” 2有基机质铁皮石斛的栽培五

11、(2)科技实践小组舟 山 海 岛 驯 化 植 物西 番 莲六(1)科技实践小组蔬菜家族中的珍品黑皮冬瓜六(2)科技实践小组太空丝瓜的种植与研究探索来自太空果蔬新品农科技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系列农科技活动,包括大型活动、小型活动、个体活 动。大型活动为全校开展的活动项目。例如:农科技展览、农科知识竞赛、农科讲座或报告、参 与社会的农科技服务日活动、举办红领巾农科节暨米丘林文旦嘉年华(每年10 月份)等。 举行农科嘉年华活动,在活动中,小园丁们进行“赏、听、摘、卖、议”系列活动,举行欢 乐的丰收节,瓜果品尝会,评比优秀小园丁,举行“米丘林”农科院结业证书的发放仪式 让小园丁们在活动中有玩、

12、有吃、有荣誉,真正体会到劳动创造乐趣。小型活动为中队或小队开展的活动项目。例如: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主题中队会、中队小农科 员评比、科普宣传活动、观察、考察、实验专题研究等。个体活动是指由12个队员开展的多种活动项目。如“六个一”活动:、收集一条农科小 信息;2、讲一个农科学家的故事;3、做一次农科技小实验;4、读一本农科技书;5、写一 篇农科小论文;6、参加一次科技小考察。3、模拟组织。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部分,我们在“米丘林”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一些模拟 化的组织,使它一定程度地再现社会某些部分,加速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例如:学校设 立了“盐仓中心小学米秋林农科所;班级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组织:五年

13、级成立了“文旦研究 会”,下设实验组、写作组、管理组、宣传组;六年级成立了“草莓科技小分队;”三、四年 级立了“菜园管理委员会”,下设 5 个部门:科技研究部、宣传策划部、后勤管理部、资料 收集部、市场联系部。这些模拟化的劳动实践研究组织,让队员在组织中模拟各种角色,开 展多种活动,进行积极体验。4、学科整合。我们将劳动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进行整合,将课堂搬到基地,让学生在多姿 多彩的基地中进行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比如语文老师在基地中指导学生 写好观察日记和有关作文,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美术素描和写生,数学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实践 编写应用题等教学形式,科学老师更是让学生在基地中观察、理

14、解、感受,充分发挥了学生 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我们在 园地里张挂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营造一种浓浓的园地书香文化。5、课题研究。学校把此实践基地创建上升到课题的高度加以研究,以“米丘林”基地为载 体培养现代小农人的实践与研究成为由袁月明主任主持的省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特色创 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在5 月份开展的课题研讨会上,我校的课题做了交 流发言,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6、课程引领。课程的设置是我们思考“如何继续走自己特色之路”的焦点。米丘林校本 课程编写成功,为我们后续的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得以深化提供了条件。7、资源共享。为了

15、真正发挥劳动实践教育示范校的作用,今年开始我校又推出了“教育资 源共享”系列活动,开始接待外校学生与我校学生一起分批参加劳动实践,让他们参观、种 植、嫁接、培土、听讲座,互帮互学,既发挥了我校综合实践基地的辐射作用,又加强了学 校间的交流。如南海实验学校学生。四、基地建设成效1、教育效益 丰富的科技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善于用脑动手的创新型学生。通过让学生在实践基地 中研究、探索、劳动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研 究探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理解了科技兴农的真正内涵,确立了做现代小农人的努力 方向。这一年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频频获大奖,共有

16、20 多项小课题、 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在省、市、区各级获奖,尤其可喜的是有4 项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 创新大赛中获奖,在全区属前列。2、经济效益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经过一年的努力,“米丘林”综合实践基地里硕果累累:通过“米 丘林”基地的综合实践,使学生得到劳动实践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掌握了劳动的 技能,认识了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了新科技体现在农作物上的无穷魅力,也感受到了 劳动的艰辛。同时“米丘林”基地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为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 全统计,从2009 年 9 月至今,种植园内共收获二十多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其中,太空丝瓜 60 千克、日本菜25 千克、甜玉米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