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92098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区域限员措施 为防止冲击地压造成重大事故,应减少冲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数量,优化生产 组织及生产工艺,减少作业集中区及降低人员数量,避免各种密集型生产作业。1. 限员区域xxxx 上09 运顺外围系统工作面迎头向外200 范围内。2. 限员人数工作面正头200m范围内进入人员不得超过9人。3. 安全措施(1)进入冲击危险区域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冲服和防冲帽,施工人员熟悉防治冲击地压的相 关知识,提高全员防灾抗灾能力。(2)交接班制度:所有人员一律在无冲击危险区域内交接班。(3)我单位负责进行冲击危险区域人员出入登记工作,必须保证所有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和注销,确

2、 保进入限员区域人员在规定人数以内。外来人员进入时必须听从把口人员安排进入,严禁私自闯入。(4)任何人员不得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逗留、休息,作业人员任务完成后要立即离开,减少作业 人数。(5)严禁在管路下、物料旁、顶板破碎区域休息或逗留。 (6)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时(含预卸压措施),必须撤出与防冲措施施工无关的人员。撤离解危地点的最小距离:强冲击危险区域不得小于300m,中等冲击危 险区域不得小于250m,其它区域不得小于150m。(二)材料、设备限位固定管理规定1.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不得存放备用材料和设备、杂物应当清理干净,保持行 走路线畅通;存放必须的在用设备、管 线、物品等应当采取固定

3、措施,管路应当 吊挂在巷道腰线以下,高于1. 2m的必须采取固定措施。2设备、材料码放高度不应超过0.8m,采用0 9mm钢丝绳对物料进行捆绑,并 固定到帮部底角锚杆或锚索上(可以使用锚杆帽焊接链环穿钢丝绳,禁止固定在网 片等强度不足的材料上),没有适合固定点的施工专用固定锚杆,锚杆规格为022 X2500mm;物料捆绑松弛度不得超过200mm (以手拎拽起的法线高度为准),钢丝 绳固定余量不得大于200mm;长度超过3m的物料必须采取2道以上的捆绑措施,两 端头不小于200mm,采用1道钢丝绳捆绑时,要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一侧;小型物 料、配件(如螺丝、工具、联片、管件、锁具等)必须集中装箱上

4、盖,箱体按以上 要求必须采取捆绑措施,不能装箱采用材料架码放时,架子周围采用金属网进行包 裹固定,上部采用合适尺寸金属网进行覆盖,并按要求进行捆绑固定;所有物料、 设备不得采用长绳串联固定方式,必须一物料(设备)一固定;正头施工工器具不 用时采用临时捆绑措施。开关与开关架必须固定为一体;吊挂牌板及按钮必须紧贴 巷道固定,特殊情况吊挂在单体或管路上等必须贴紧绑紧;整体不用材料及设备宜 放倒的放倒,降低设备重心,回收材料也需要捆绑固定。3. 固定点可选用巷道帮部底角锚杆或打设专用固定锚杆。4. 高于1. 2m的管路必须施工专用吊挂点,每30m采用 12.5mm的钢丝绳进行 捆绑并与吊挂点固定牢固可

5、靠。5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应当在距迎头工作面25m-40m的巷道内、爆 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等地点,至少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6.巷道帮部严禁悬挂无用的刚性材料。7.巷道的顶板锚索托板采用 14#的铁丝双股捆绑于顶板金属网上,确保捆绑牢 固可靠。(三)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 所制定的卸压方案、措施必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严禁出现私自改变卸压 孔深度、间距和布置方式的行为。2. 在工作面进入严重冲击危险区域后,现有卸压孔措施无法解危时,根据实际 情况对孔间距、孔深等参数进行调整加密、加深。3. 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时,必须制定防止诱发冲击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4. 工

6、作面停掘 3 天及以上,在恢复生产的前一班,要采取微震、地音监测进行 冲击危险检测,检测为中等以下危险时,方可正常生产,否则,要采取解危措施。5. 工作面生产期间,应指派专人密切关注围岩动态变化情况。发生冲击地压危 险时,施工区队现场负责人、现场安检员应立即组织现场全体人员撤离危险区,并 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向值班领导汇报后,通知相关部门下井调查处理。6. 如冲击地压显现造成巷道破坏,人员无法撤离时,应及时汇报调度室,并利 用风水管供风在安全地点躲避,等待救援。7. 出现冲击危险时,应及时落实解危措施,做到不落实防冲措施不生产,冲击 危险不消除不生产。8. 冲击地压综合监测结果为中等及以上危险

7、时,该区域使用单体或U型棚补强支护。(四)防止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安全技术措施1. 防冲办做好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掘进工作面遇到冲击危险时,现场人员 及时汇报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卸压解危,增加巷道支护强度,从根本上预防冲击地压 事故的发生。2. 判定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有危险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并报告矿调度室。3. 按规定落实锚索托板及易断锚杆、U型棚等钢型材料防崩措施。4. 按规定对材料、设备捆绑及管路加固,防止发生冲击地压时,设备移位碰撞 产生火花,降低因冲击地压引起管路破坏可能性。5. 禁止非防爆设备入井,做好设备防爆检查防止出现设备失爆现象。6. 定期对巷道瓦斯检查,每

8、班瓦斯检查 4 次,甲烷浓度不超过 0.8%,不存在微 风、瓦斯积聚现象。7. 做好巷道消尘,保证巷道无连续长5m、厚度超过2mm的煤尘堆积。8. 巷道进行爆破作业时,严格按照爆破管理制度执行,严禁放明炮、糊炮,严 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9. 巷道出现灾变时,甲烷浓度超过规定,在上级回路切断非本质安全型电源。10. 巷道堵塞时,甲烷浓度小于 3%情况下,应尽快恢复通风,保证巷道通风系 统正常。11. 巷道甲烷浓度超过 3%时,禁止风吹,制定排放瓦斯专项措施,逐段排放瓦 斯。12. 巷道瓦斯抽放管路因冲击地压破坏,不能正常抽放时,先恢复通风,通风 解决不了瓦斯超限时,切断超限区域电气设备电源,

9、待甲烷浓度符合要求后,恢复 电源。(五)冲击地压灾害应急措施1. 当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对人员、设备和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现场跟班 人员、安检员、瓦检员必须立即发出撤人命令并向调度室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何时发生、现场破坏情况、有无人员被困或受伤、设备和管路受损情况等。2. 当巷道出现顶板漏冒、帮部垮落和底板鼓起现象后,现场跟班人员应立即在 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对以上区域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由外向 里、由 上向下的原则,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施工,并安排专人在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当有再次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危险时,必须将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向调 度室及时进行汇报。3. 当

10、现场出现设备损坏、管路漏水(气)时,应立即断电或关闭管路阀门,且 应悬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等警示牌然后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通 知送电或打开阀门进行调试,确保完好后方可投入使 用。4. 当出现人员受伤情况时,必须优先将受伤人员运送升井,运送过程中必须严 格按照骨折、出血、昏迷伤员的固定或苏醒规定进行,调度室负 责安排车辆进行接 送。5. 当现场破坏严重,现场人员无法处置或人员被困无法脱困时,现场跟班人员、 安检员等应组织所有人员撤离至顶板完好区域。十、使用钻机安全技术措施(一)移稳钻安全技术措施1. 移钻前必须事先做好排查钻机周围及所经巷道的安全隐患,移钻过程中必须 有机长或专人负

11、责统一指挥,跨越皮带移钻时,必须与掘进单位协调、沟通并挂牌 上锁,防止发生事故,钻机跨过皮带后及时恢复皮带。2. 移钻前必须把钻机加长杆全部卸下,支撑油缸降到原始位置,并提前做好巷 道顶板吊坠物及底板杂物清理工作,在巷道移钻过程中钻机机身严禁堆放钻杆、加 长杆及钻机鞋等工器具、材料。3. 移钻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电缆的监管工作,防止移钻过程中钻机履带压伤 电缆,吊挂电缆时不得影响小线吊挂。4. 移钻时候必须注意钻机各部件安全,尤其是支撑油缸油管,防止移钻过程中 挂断损伤设备。移钻期间,机身前方及钻机两侧不得站人,防止钻机挤伤人员。5. 钻机稳钻前必须彻底清理钻场浮煤,使钻机处于硬底上,处理工作

12、区域顶帮的活体活矸,在确认钻机周围无片帮、空顶等安全隐患时方可进行稳钻工作。6. 稳钻登高作业时必须佩带保险绳,系紧帽带,否则按“三违”处理。7. 稳钻时钻机加长杆上端及支撑油缸下端有托盘衬垫,钻机油缸不得超过250mm,钻机加长杆必须打牢、打实、悬挂防手拉葫芦或防倒绳,防止钻进过程中顶钻导致钻机后移;稳钻结束后,及时吊挂风水管及电缆。二)钻孔施工前安全技术措施1. 参与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上岗时操作 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衣袖、衣襟、裤脚束紧,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而对肢体 造成损伤;严禁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2. 钻机工必须熟练掌握钻机的操作要领、维护保养和排除

13、故障、钻孔的施工方 法等知识。3. 施工前,钻机要进行试运转,检查易松动、易损坏的各零部件是否完好齐全 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失爆等安全隐患,钻杆、钻头无磨损等影响施工现象。4. 开钻前要把周围杂物清理干净,摆放整齐,安全隐患彻底排查完,同时,必 须对施工现场足够熟悉,必须保证工作场所通道畅通,以便出现紧急事故时人员及 时撤退。5. 大直径钻孔施工前,提前做好防治水措施,可选择就近水仓直导水沟进行引 流、排抽,前者条件限制时提前就近低洼处施工蓄水池,不得影响阻碍行人行车。6. 为防止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生瓦斯超限事故,钻孔施工作业场所必须要有良 好的通风;并且要求机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施

14、工钻孔斜上方下风 侧距钻孔 300mm 处挂设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7. 启动钻机前,操作人员应通知所有人员注意安全,在确认人员和设备安全后 方可启动钻机运转;钻机启动时,注意力要集中,并观察各运转部位有无异常,同 时检查出水情况是否正常,确定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开钻。8. 开钻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通知中规定的参数进行施工,未经上级部门同意不得私自更改。9. 巷道移钻过程中安排专人监管电缆,防止电缆压入钻机履带下方。移钻时作 业人员严禁站在钻机两侧。10. 打孔过程中,操作人员穿戴要整齐,并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其他无关人员不 得在作业地点附近逗留或作业。11. 移动钻机时,提前查看前方路面情况,确保路

15、线畅通无阻,尽量选择平整 路面,遇到斜坡时,严禁作业人员在钻机两侧行走或站立,防止钻机侧滑挤伤人员。(三)钻进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过程中,人员应做好自保、互保及联保,防止与运行皮带接触,伤及人 身。2. 钻机启动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手不离操纵手柄,眼不离钻机,动作要准 确、及时、迅速;钻机启动后,必须先将钻车空运转5分钟左右,待油温达到20C, 各运转部位无异常后方可正式开钻。3. 安装钻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钻机停止运转后方可安装钻杆,不准戴手套安装、拆卸钻杆。(2)先检查钻杆,所用钻杆应保证完好、不弯曲、接口未磨损等,不合格钻 杆严禁使用;另外钻杆摆放要整齐牢靠,以防止滑落、

16、碰倒、砸伤人员。(3)连接钻杆时应两人配合操作,每次只能连接一根钻杆;(4)装卸钻头时,应严防夹伤硬质合金片,夹扁钻头。5)钻进过程中,其他人员要撤离至安全地点,严禁任何人员触碰正在钻进钻杆,以防止伤人事故的发生。(6)安装钻杆时手不能放在钻杆前后位置,防止机长误操作动力头夹伤人员。4. 钻头送入孔内开始钻进时,压力不宜过大,要轻压慢钻,以免崩刃或打坏变 速齿轮;待钻头下到孔底,工作平稳后,压力再逐渐增大;在打钻过程中必须用圆 柱销将钻杆连接固定牢靠,以防止钻杆在钻进过程中脱落。5. 钻进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排渣时间,不宜太快钻进;孔内出水量小时,应延长 钻杆旋转时间,以便排出孔内煤泥。6. 钻机钻进过程中,人员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