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91730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练习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D课桌的高度为1.2m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3、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4、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A两支

2、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飘浮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6、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

3、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8、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9、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

4、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10、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11、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

5、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12、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甲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13、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B电线对灯的拉力大于灯对电线的拉力C灯对电线的拉力大于

6、灯的重力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4、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1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中的2、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

7、变物体的_。3、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4、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5、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能够传声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_)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

8、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填序号)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铁圈B和石棉网(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3)请将如图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4)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5)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2、实验中学的小强同学用

9、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三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 (2)分析_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小强边做边思考,觉得浮力可能还和以下因素有关: 跟物体的重力有关;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于是小强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同时又找来了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铝块,一团橡皮泥,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重力为G1、G2;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铁块和铝块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用细线拴住橡皮泥挂

10、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把橡皮泥拉出来,然后_,再把橡皮泥浸没到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实验结束后,小强认真分析了数据发现:G1F1=G2F2;F3=F4 , 你认为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和形状_(选填“有关”、“无关”)(4)小强结束了自己的实验探究,就马上得出了自己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你认他的实验结果可靠吗?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请你分析小强的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_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

11、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水=1.0103kg/m3,石块密度石块=2.6103kg/m3)(1)瓶中水的体积V1;(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总2、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小王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他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54km/h.小王开车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汽笛的回声.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帮小王了解一下.B处距离山崖还有多远_?(声速是340m/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C2、C3、A4、D5、B6、D7、B8、C9、D10、D11、D12、D13、D14、A15、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振动 空气2、形状 运动状态3、相互的 运动状态4、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振动 液体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2、见解析所示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变小 不变 调为小火2、排开液体体积 浸没在水中 改变橡皮泥形状 无关 不可靠 他只选了一种液体,做了一次实验,结论没有普遍性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400cm3;(2)100cm3;(3)1160g2、650m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