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听听那冷雨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91729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听听那冷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 听听那冷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 听听那冷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听听那冷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听听那冷雨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听那冷雨教案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刘翼导语:中国文人似乎很偏爱雨,古典诗词里就有不少写雨的诗句。比如:好雨知时节,夜来风雨声,天街小雨润如酥,小楼一夜听春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夜阑卧听风吹雨,渭城朝雨邑轻尘,清明时节雨纷纷,昨夜雨疏风骤,梧桐更兼细雨。余光中也写雨,那么他笔下的雨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他想通过雨传达怎样的感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听听那冷雨。作者:余光中(1928),中国现代作家,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梁实秋曾经这样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初中时我们曾

2、学过他的乡愁。文本研习:一、从题目入手,挖掘主题1、听听那冷雨,“听雨”主要集中在哪几节?明确:5、6、7、9、10、11节。2、文中,作者写了看雨、嗅雨、闻雨,为什么重点落在“听”雨上?明确: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铿铿敲在屋瓦上的雨声是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3、由“雨”作者想到了哪些和中国相关的事物?明确:中国的历史、汉字、宋画(山水画)、宋词、王禹偁的小竹楼等等。这些内容属于什么范畴?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4、雨引起了作者哪些相关的“回忆”?明确:江南的雨,四川的雨,初来岛上在日式的瓦屋中

3、听雨。(补充:江南,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自称“江南人”。四川,抗战期间,为躲避战乱,余光中在四川生活学习了十一年。)江南、四川对作者意味着故乡、大陆。5、“在日式瓦屋中听雨”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传统的建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寓时代的来临,工业化的来临,一切西化了。传统文化消失的无奈、惋惜、伤感之情。 6、作者笔下的“雨”有着怎样的内涵?明确:作者笔下的雨不仅仅指自然界中的雨,还意味着故乡、大陆、中国的传统文化。7、“雨”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明确:“雨”是线索,贯穿了不同地点的雨,不同时间的雨。“雨”是意象,是作者传达情感的载

4、体。8、“雨”中凝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余光中的乡愁不仅仅有一个漂泊游子“同乡会”式的乡愁,更有一个读书人特有的文化乡愁。(补充: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李白屈原的传人,我的血液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 9、直接传达乡愁的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明确: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

5、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10、余光中说:“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文中的空间感和时间感体现在哪里?明确: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乡愁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它不会因空间、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久远、厚重。11、说说你对“冷”的理解。明确: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内心产生的凄凉。(中国文人的传统情结凄凉、凄清、凄楚。远离故乡。)海峡两

6、岸的关系仍未破波。(补充:本文创作与1974年春分之夜。“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从1949年至1974年,海峡两岸阻隔已整整25年,隔断的不仅是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的自由往来,更在于隔绝了亲人旧故的音讯。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海峡两岸的同胞不仅不能来回走动,连书信都不可通邮。)二、品味语言、感受意境12、找出描写“雨声”的语句,声情并茂地朗读,并分析其表达特色。阅读技巧点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语速快慢、语调高低、语气轻重。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

7、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敲击音”“滑音”,是钢琴演奏的术语。叠词。通感:把听觉的舒畅转化为触觉的按摩。(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比喻:雨比作美人。屋瓦比作钢琴的白键、黑键。雨声比作钢琴声。写出了雨声的悠扬、婉转、动听,美好得让人忘记了时间。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

8、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叠词、夸张、比喻写出了台雨的狂野、磅礴、惊心动魄、秋雨的凄冷缠绵。结束语:在中国文化中,“雨”总是表达乡愁的一个典型载体。如“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情多在雨声中”,余光中从雨声中听出了乡愁,窗外正下着绵绵细雨,你从中又听出了什么呢?板书设计听 听 那 冷 雨美感,韵律清脆可听 春寒料峭的季节给人的感受 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心冷 故乡、大陆回忆的音乐 两岸的关系教后反思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也是一篇经典的

9、散文。无论是构思还是主题还是语言都堪称上乘,值得细细品味。但由于时代、地域和文化修养的差别,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看懂也会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这就需要教师有着扎实的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自如驾驭课堂的基本功。在备课的时候,我考虑到教材中的文章虽然是节选,但篇幅仍然较长,值得探究的点也很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想要面面俱到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课堂就会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很难操作。一般情况对于散文教学的处理是既要有整体梳理又要有重点突破。所以我准备从题目入手结合文本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同时品味文中有代表性的语言。这节课基本完成了之前预定的目标,不过上完课之后,感觉还是有两个不足。一是课堂较为沉闷,学生不够踊跃,虽然之前做了准备,可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对课堂的掌控还不够自如,在最后品味语言的时候有点仓促,只能遗憾的结尾。当然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重要的是要对教学有着无限的热情,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今后我会不断加强小组建设,激发学生的自信,让课堂充满智慧的声音,同时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升素养,做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